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湾区共建AI标准 抢占国际话语权

2025-09-09 05: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近年来内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广东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图为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来自深圳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与观众握手。\中新社

  8日,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组在广州正式启动成立,并计划建设粤港澳AI技术中试验证平台。根据现场公布的工作方案,大湾区AI标准化将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目标,抢占全球标准话语权。工作组组长武海云表示,短期瞄准“关键共性、产业急需”的领域加快AI技术成果的标准转化,中期目标则是构建AI标准应用生态。远期把握“港澳联动、国际联通”,形成AI标准策源地。未来将联合港澳建立国际标准提案通道,以港澳为跳板助力AI产品出海。

  香港专家表示,AI正处于产业应用“起跑”阶段,香港若能及早参与,将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话语权,将大湾区的经验加快转化为国际标准。\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表示,以往要等产业成熟才制定标准,但AI发展太快,必须提早布局。他指,会聚焦AI大模型、深度学习等核心领域,制定验证规范,推动技术落地。未来可以依托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大湾区龙头企业和腰部企业,形成协同网络。同时更要借助港澳的国际门户优势,推动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把中国的AI创新成果转化为国际规则。

  联合龙头企 研制应用标准

  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曲晓杰形容,人工智能是粤港澳三地协同创新的“最大公约数”,亦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突破口”。他认为,工作组的成立,是大湾区抢占全球标准话语权的重要一步。后续应建立常态化的粤港澳联动机制,广泛吸纳三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让标准制定过程成为凝聚共识、整合资源的过程。同时聚焦AI场景应用、算力调度、数据安全、伦理治理等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痛点”,联合湾区龙头企业加快研制一批具有区域特色、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标准。

  根据现场公布的工作方案,大湾区AI标准化将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目标。短期目标先瞄准“关键共性、产业急需”的领域,加快AI技术成果的标准转化;中期目标是打造“技术─标准─产品”的闭环,构建AI标准应用生态。最后则通过“港澳联动、国际联通”,将“湾区标准”推广到国际。工作组成立后,近期将针对AI产业,按重要性和紧迫性评估优先级,尽快拟定出一张大湾区标准制定清单。

  港专家:加速AI落地 积累经验

  香港业界对此亦十分期待。来自香港的业界代表、湾区国际产业发展促进会总干事林泽天(圆图)指出,人工智能正处于产业应用“起跑”阶段,对粤港澳三地来说,AI大模型都尚属新领域。“现在AI标准体系尚未定型,大家的话语权和经验相差不会太远,‘湾区标准’更容易从零做起,对接更容易。”他指,香港若能及早参与,不仅能在标准制定中争取话语权,更能借助其科研和国际化优势,将大湾区的经验推向全球。

  林泽天还建议,香港要率先应用人工智能标准,积累经验,才更有资格在国际上发声。“香港应该先做应用,把AI落地到金融、物流、医疗等行业,总结出香港的实际经验,然后再参与标准制定,这样才有说服力,更能让国际社会接受。”他说,标准建立之后,推广就会快得多,也能提升香港和整个大湾区的竞争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