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王珏北京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对香港采取了暂不收回,维持现状,“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政策。
不过只要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中央政府在自身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竭尽所能,作出了对香港供水、供应鲜活商品的重要决定。
1962年秋至1963年初夏,严重的旱情扰乱了香港人民的正常生活。在中央档案馆里,至今仍保存着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供水工程由我们国家举办,应当列入国家计划。因为香港95%以上是自己的同胞,工程自己办比较主动,不用他们插手。”他还指出,供水谈判可以单独进行,与政治谈判要分开。1965年2月27日,东江深圳供水一期工程胜利竣工。当年3月1日,广东各界和香港同胞共同见证了一江清水越过高山奔流入港,东江水开始源源不断地供应香港!
为了保障香港同胞的生活物资所需,在内地自身供应困难的情况之下,中央作出了对香港供应鲜活商品的决定。从1962年开始,每日开行由武汉、长沙、郑州、上海始发的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货物列车,它们定期定班定点,风雨无阻地为香港提供鲜活冷冻产品。香港90%的鲜活食品是由内地三趟快车提供,也因此被香港同胞形象地称作“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