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位于武汉江岸区的陈怀民路。\大公报记者张帅摄
【大公报讯】记者张帅报道: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在年初春晚武汉分会场,演员李现和湖北的大学生们经过张自忠路、陈怀民路、郝梦龄路三条路后,最终到达胜利街,以此向抗战先烈致敬。
如今的陈怀民路,是一条200米左右的小路。这里以居民区为主,遍布集贸市场、餐馆,人们来来往往,或购物,或閒逛。这里与武汉其他街区并无两样,但路的尽头处显著的“陈怀民路”路标,提醒着游人这是一条以英烈命名的英雄路。
1938年4月29日,日军大规模空袭武汉。作为中国空军飞行员的陈怀民驾机激战,径直撞向敌机,牺牲时年仅22岁。陈怀民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在身受重伤、油箱着火的情况下,他没有跳伞,而是驾机撞向从后面扑来的敌机,是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陈怀民烈士的遗体被安葬在武汉。为纪念陈怀民捐躯报国,武汉将汉口这条原名南小路的街道命名为“陈怀民路”,当时周围都是日租界,将陈怀民路设立于此,有震慑侵略者之意。
郝梦龄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1937年10月,他率部参加忻口会战,在前线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牺牲时年仅39岁,成为七七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奔赴战场前,这位将领给家人写下遗书:“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郝梦龄的孙女郝枚称,郝梦龄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已在武汉安家。为纪念郝梦龄的功勳,汉口将北小路改名为郝梦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