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月12日,“寻根铸魂.同心筑梦”陕西寻根考察团成员走进黄帝陵寻根谒祖。\大公报记者张仕珍摄
追溯民族的根源,凝聚精神的力量。8月11日至15日,由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和未来之星同学会主办的“寻根铸魂.同心筑梦”陕西寻根考察团30余名香港师生走进陕西西安、延安两地,在大唐不夜城的盛唐气象里、黄帝陵的千年文脉中、延安革命旧址的红色记忆间和黄河壶口瀑布的自然奇观下,完成了一场兼具文化溯源、精神洗礼与情感共鸣的寻根之旅,收获满满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8月12日,寻根考察团一行踏着石板路,走进黄帝陵寻根谒祖。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学生卢思儒表示,来到黄帝陵,突然就觉得找到了根。“正是黄帝打下中华民族的根基,才有如今的中国和中华文化。”他表示,看到祖国发展日新月异,倍感自豪。\大公报记者 张仕珍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同时亦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溯源寻根、凝心铸魂”的精神家园和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当天,考察团成员一行来到桥山黄帝陵前,祭拜轩辕黄帝。敬献花篮、上香、恭读祭文……每一项礼仪,香港青年都恭恭敬敬。负责仪式现场抬花篮的叶泳桓和谭子杨生怕走错一步,“这是一个非常庄重的仪式,但凡出错一步,都显得不够庄重,因此,我们小心翼翼。”谭子杨告诉记者。
“炎黄子孙的概念具象化了”
“平常我们在春节时也会给祖先和神明上香,但今天是第一次给黄帝上香。”卢思儒说,他了解过黄帝的历史,作为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黄帝结束战乱纷争,带领先民播种百谷、务农采桑、制造舟车、创立文字、制定历法、区别尊卑、设置官制等等,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文化、物质和社会基础。
“悠悠岁月五千载,自立自强永不息。承先祖之遗风,扬华夏之美德……”在恭祭轩辕黄帝仪式上,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副校长陈伊玟恭读祭文,她表示,未来,学校师生将勇担社会责任,为华夏民族繁荣昌盛尽心尽力,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楫争先。“平时炎黄子孙这个词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概念,但今天在黄帝陵,这个概念一下子具象化了。”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学生谢颖仪表示。
了解华夏文明 勇挑时代担当
走在轩辕庙里,中华基督教会协和书院学生邓咏珊对拥有五千年历史的黄帝手植柏连连称奇,“看到它上面的那些纹路,真的感受到历史的痕迹。”邓咏珊表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年轻人应该更积极一点,不断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
谢颖仪表示,通过此次寻根之旅,她不仅对炎黄子孙这个身份有了特别深刻的认同,同时亦感到作为炎黄子孙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作为香港青年,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担当,不论今后在哪里就业,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据了解,陕西是华夏文明的根脉,素有“中华文明天然博物馆”之誉,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毕生追寻的精神原乡。此次“寻根铸魂.同心筑梦”陕西寻根考察团活动旨在厚植香港青少年家国情怀,搭建香港与内地交流的桥梁。活动亦得到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以及星河湾集团、香港高昇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