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破内捲促发展❸/政策发力破光伏“内捲” 促高水平竞争

2025-09-14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光伏行业却陷入了“内捲”困境。图为浙江湖州长兴公交总站光储充一体化公交充电站。\新华社

  光伏组件低至每瓦六毛多,百余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屡创新低……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猛,202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达2.78亿千瓦,同比增长28%,光伏发电量达到83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光伏行业却陷入了“内捲”困境。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整个光伏主产业链的企业亏损额近600亿元(人民币,下同),无序价格战、同质化竞争等问题突出,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阻碍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强调要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这一系列部署与今年以来中央及部委层面对低价无序竞争的密集治理信号形成呼应,显示出国家“反内捲”的决心,力图通过政策引导助力绿色发展和新质生产力提升。\大公报记者 任芳颉、苏雨润

  “双碳”目标下,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至202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增速分别为13.9%、59.3%、148.1%、28.3%,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光伏行业的高景气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至少有108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进入光伏行业,多家上市公司加码投资新项目。

  供需失衡引发价格“雪崩”

  资本的蜂拥而至带来产能快速膨胀,供需天平的失衡引发全产业链价格“雪崩”。2024年,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价格跌幅分别达39%、50%、40%和29%。2025年以来,组件最低报价0.6元/W,较2023年下降40%,这一价格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测算的最低成本0.68元/W还要低。面对愈演愈烈的“内捲”困局,光伏巨头们频频发声,“中国光伏亟待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同时施力。”

  中央地方同稳定行业发展

  今年以来,政策工具箱持续加码行业治理,反内捲行动从企业自发共识升级为国家战略引导。国家能源局2月正式发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分布式光伏行业迎来新一轮政策“组合拳”。6月27日,《反不正当竞争法》完成修订,将“内捲式”竞争纳入调整范围予以重点规制。6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布金社平署名文章《在破除“内捲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指光伏、储能行业的恶性竞争“乱象”。7月3日,工信部召集14家光伏企业及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明确提出依法整治光伏行业无序竞争,推动企业提升产品品质,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地方层面的创新实践同样亮眼。江苏、青海等地出台专项政策,通过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产业链整合等举措,为行业稳定发展注入动能。其中江苏省明确提出,到2027年,在新一代光伏电池、超大型风电机组、氢能“製储输用”和新型储能等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并以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产业为重点方向,部署关键技术攻关、海外市场拓展等九大行动,为行业转型升级绘制清晰路线图。

  如今,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合力持续释放,政府、市场与企业正形成破解内捲的强大共识,光伏产业正摆脱低水平竞争,向着绿色发展迈进,为中国新质生产力提升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