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解读/供需错配 需靠“强技术”破局

2025-09-14 05:02: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义新区的润马光能科技有限公司5G车间,自动化设备在生产光伏组件。\新华社

  “光伏产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机制的深度协同,实现从规模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型。”新华社新华指数研究院原执行院长周文龙对《大公报》表示,当前行业困境的核心症结在于供需错配。数据显示,高端技术产品如N型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的渗透率仍较低。“低价竞争模式虽能在短期内扩大市场份额,却会挤压利润空间,抑制创新动力,最终损害行业整体竞争力。”

  不少业内人士也都认为,光伏“内捲”的破局关键在于“强技术”。“捲价格不如捲自己的技术。”在眉山琏升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唐旋看来,企业只有不断创新,降本增效,才能穿越行业周期。当前,太阳能电池技术正加速迭代,琏升光伏选择专注异质结电池技术,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唐旋介绍,公司在生产工艺上取得突破,将原料成本降低8分/W,同时大幅提升可靠性,当前占据了15%左右的国内异质结电池片市场份额。

  全球化布局已成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周文龙建议,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例如,鼓励头部企业通过在海外建设光伏电站,带动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系统出口,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标准输出”的跨越。周文龙表示,光伏产业的未来在于构建“技术迭代─市场出清─标准引领”的良性循环,而这一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形成合力。\大公报记者任芳颉、苏雨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