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服贸会香港馆成为港商寻找机遇的舞台。\大公报记者任芳颉摄
9月14日,2025年服贸会最后一天,首钢园内依然人潮涌动。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近5600家企业线上参展,累计入场超25万人……这场持续5天的盛会,不仅承载了全球服务贸易的澎湃热情,更成为外商外企集体表达“看好中国市场”“期盼深化合作”的强音场域。
国际参与度再攀新高。6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设展办会,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集中展示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最新成果190余项,全球全国首发的服务成果百馀项,搭建起服务贸易与投资、消费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开放决心,正转化为外商深耕中国的信心增量。他们将中国市场视为创新合作伙伴,期望借服贸会平台向世界推介产品与服务,推动中外服务贸易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开放政策具象可感。”服贸会日本展馆负责人对大公报记者表示,几年来,服贸会的规模、国际参与度等给海外参展商们留下深刻印象。从《2025年外资稳定行动方案》20项措施可见,中国正以制度型开放为外资注入确定性。
港企内联外通 收获丰富
“服贸会是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错过这次盛会。”首次参展的一家香港企业负责人向大公报记者透露,5天时间里,大批企业前来沟通交流、咨询合作,目前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她表示,服贸会是一个拓宽市场、寻找商机的舞台,香港区位优势明显,将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助力内地企业扬帆出海。
在闭幕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华雨用“更开放、更专业、更权威、更务实、更鲜活、更出彩”六个维度总结本届盛会。作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风向标”,服贸会不仅见证了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开放创新、蓬勃发展的历程,更成为国际规则对接的重要平台、跨国资源流动的枢纽节点。
从“中国开放”到“世界共享”,服贸会正以独特的平台价值,书写着服务贸易领域互利共赢的新篇章。这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对世界经济的积极贡献──在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以开放之姿,为全球服务贸易注入确定性,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新动能。\大公报记者任芳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