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广东/“土特产”变“金招牌” 粤产值逼近千亿

2025-09-15 05:02: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迅速。图为展会上展出的广东预制菜产品。\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识饮识食的广东,正成为内地预制菜产业的“排头兵”。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广东预制菜产业规模已突破96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量的13.7%,同比增幅超过28%。广东全省相关企业约8000家,占全国的11.9%;同时,15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已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格局。佛山大盆菜、汕头牛肉丸、湛江金鲳鱼、珠海海鲈鱼、梅州客家菜等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带动上下游逾1.5万家企业发展。

  “三年前,预制菜还只是一个‘风口’,如今已成长为年产值近万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在出席活动时向媒体表示,广东要以产业担当谋划新时代的新食品、新技术、新生产、新链条、新业态,推动“土特产”变“金招牌”,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强调,产业发展应坚持“食品化+工业化”的方向,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作模式,推动原料基地规模化、标准化。

  “广东是预制菜的‘概念策源地’、全国政策‘先行者’、新兴产业的‘领跑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主任慕玲认为,预制菜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农业工业化的体现,更是消费变革的缩影。未来,广东应在标准制定、产学研协同、品牌国际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产业由“量”到“质”的跃升。\大公报记者卢静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