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025年范长江行动/“领带大王”实业报国 饮水思源造福桑梓

2025-09-19 05:02:4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8月22日,参加2025范长江行动的香港学子到位于广东梅州的曾宪梓事迹展览馆参观并合影。

  “我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终生报效祖国’。”从广东梅县的乡间小路走向世界舞台,从一把剪刀到享誉全球的“领带大王”,香港企业家、金利来集团创办人曾宪梓用一生诠释了中国实业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同时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华儿女心怀家国天下的担当和溢于言行的拳拳赤子之心。

  8月22日,参加范长江行动的香港学子走进广东梅州,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走访了曾宪梓故居、曾宪梓事迹展览馆、曾宪梓中学,循着曾博士报效祖国的足迹,在“实景课堂”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家国教育课。\大公报实习记者 钟雨莙

  在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月影塘,曾宪梓事迹展览馆静静矗立。它既是梅州的文化地标,也是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曾宪梓博士的传奇人生、心系故土的家国情怀以及金利来集团的发展历程。这里展示的不仅是一位企业家的奋斗足迹,更是一段与国家和时代紧密相连的传奇。

  1934年,曾宪梓出生在广东省梅县扶大珊全村。他父亲早逝,由母亲含辛茹苦哺育长大。少年时期,曾宪梓一度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回家务农。新中国成立后,靠着政府的助学金,他重返校园,最终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也从那时起在心底种下了报效祖国的种子。

  1968年,曾宪梓在香港九龙租下不足60平方米的房屋,凭6000港元起家,用几台缝纫机和剪刀开始制作领带。1971年,“金利来”商标正式注册,此后通过广告与专柜销售模式,“金利来”在香港迅速走红,逐渐发展成在中国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男装品牌。

  教育为本 四十馀年捐资兴学

  在商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后,曾宪梓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他始终将企业与家乡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参观中,曾宪梓事迹展览馆陈列的一份捐款凭证引起了很多香港学子的关注。据展览馆工作人员介绍,1978年,曾宪梓回到母校东山中学,见到校舍破旧,当即捐赠教学、办公仪器,同年再捐资30万港元兴建“宪梓教学楼”。这是他人生第一笔捐款,也开启了此后四十馀年的公益之路。

  “能帮助别人渡过难关,我才感到快乐。”四十馀年间,曾宪梓累计向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捐赠逾12亿港元,其中在梅州的教育投入就超过2亿元。嘉应学院宪梓大楼、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梅县宪梓中学、丽群小学……如今校园里操场上学子们活力四射的身影,都是曾宪梓“民富国强 教育为本”价值观的体现和延续。

  除了教育,曾宪梓亦非常关心家乡的基础设施与民生项目。他资助梅州体育场、修建桥梁道路、捐助医院设备、支持灾后重建,全方位支持家乡发展。作为最早一批为内地改革建言献策、投资内地的香港企业家,1984年,曾宪梓放弃赴美设厂的机会,在梅县投资成立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这是内地首家专营领带的中外合资企业,被视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注脚。作为全国人大常委,他参与《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展现了坚定的家国立场。如今,金利来品牌在全国拥有数千家专卖店,并取得84项专利,其中“3D立体免烫服装”技术还获得行业奖项。展馆的“实业报国”部分,通过实物与影像,全面展现金利来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企业不仅为盈利,更是报国爱家乡”的理念。

  2019年9月20日,曾宪梓博士因病在梅州逝世,享年85岁。如今作为金利来集团主席,曾宪梓的小儿子曾智明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开创着金利来新的辉煌。他一方面全力推动金利来在国际化与科技化的浪潮中稳步发展,实业报国。另一方面,他要求企业把教育慈善当作责任而不是选择,个人累计捐赠更是逾3.4亿元。

  “真正的财富是代代相传的责任”

  “参观完展览,我们真正明白了曾智明先生说过的那句话:父亲留给家人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爱国、爱港、爱乡的精神。”有香港学子表示,在展览馆大家看到的不仅是曾宪梓博士的辉煌事业与无私奉献,也能感受到这份精神在新一代手中继续延续,更让大家明白了原来真正的财富是代代相传的责任。“今天的这堂跨越时空的家国教育课,让我们收获颇多,感触颇深。”学子表示,自己会把今天的所看所感所悟,装进心里、付诸实践、报效国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