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芳名远扬/后世敬仰 故居客似云来

2025-09-19 05:02: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曾宪梓故居,香港学子聆听讲解员讲解,了解曾宪梓家族的历史。

  广东梅州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华侨资源,素有“世界客都”“华侨之乡”美誉。曾宪梓故居就坐落在梅县区扶大镇珊全村,距今已有百年历史。8月22日,参加范长江行动的香港学子来到曾宪梓故居。故居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共有房屋23间,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前有禾坪,中间是二进的三间堂屋,形态呈前方后圆,掩映在几棵高大茂盛的香樟树和相思树之间。

  曾宪梓故居堂号为“三省堂”,来自其祖先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上堂正中央,悬挂着曾宪梓及其母亲的画像。堂内其他房间内,还有一些遗留下来的旧物。整个故居平面布局简单,突出了客家建筑里的天井庭院,天地人和,连廊相通。如今,没有游客参观时,看守故居的族人,会在门廊泡上一壶茶,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会过来,一起喝茶聊天,时光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从前。

  曾宪梓故居每年都会吸引着数以万计来自海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的游客,叹服曾宪梓先生的满腔爱国热情,钦佩曾宪梓先生对家乡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或是对曾宪梓先生的经商之道感兴趣。

  “来故居参观的人,基本都是自发前来的,带着对宪梓伯的无限敬仰。”故居看门族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时宪梓伯做的一件小事情,却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比如有游客提到,当年梅江河上游没有桥,往来的村民只能靠渡船,一来危险,二则不便利,“后来是宪梓伯捐资400万元在那里建起了宪梓大桥。”这位族人说,当年曾宪梓有空就会回家乡来看看,“现在宪梓伯的儿子也是,心里有家乡,经常回来。”/大公报实习记者肖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