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深企纳税十强榜 腾讯年缴592亿居冠

2025-09-21 05: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腾讯蝉联深圳纳税十强企业榜首。图为7月27日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工作人员(左)向参观者展示产品。\新华社

  2024年深圳纳税十强企业榜单近日揭晓,腾讯以592亿元(人民币,下同)纳税额蝉联榜首。这份榜单不仅折射出深圳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态势,更揭示了这座创新之城在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领域双轮驱动下的城市产业升级:前者持续引领深圳经济发展,后者的爆发式增长正加速重塑全球产业版图。

  透过纳税数据背后的产业图谱,可以清晰看到深圳正构建起具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当腾讯的金融科技、比亚迪面向全球的高端制造、华为的科研形成合力,深圳有望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深圳方案”。\大公报记者 毛丽娟

  2024年,腾讯以近600亿元的纳税额领跑全城,其背后是深圳数字经济生态的蓬勃发展。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源地之一,深圳已形成以腾讯为龙头,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完整数字产业链。2023年深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30%,这一比例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低纳税高投入 展对科企战略包容

  腾讯的纳税贡献不仅体现在规模效应,更在于其生态辐射能力。通过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平台,腾讯构建起连接超12亿用户的数字生态,带动上下游数千家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其金融科技板块的纳税额占比达35%,反映出深圳在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前沿领域的先发优势。与此同时,华为虽以150亿元纳税额位居第七,但其研发投入占比达25%,5G专利数量全球第一,这种“低纳税高投入”的模式,恰恰印证了深圳对硬科技企业的战略包容性。

  平安集团作为综合金融巨头,以273亿元纳税额稳居第四。其“金融+科技”的双轮驱动战略,将保险、银行、投资等传统业务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创造出年处理交易规模超百万亿元的智能金融平台。

  比亚迪以228亿元纳税额跃居第五,其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深圳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的突破。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在深圳布局了全球研发中心和八大生产基地,形成涵盖电池、电机、电控、整车制造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93.53万辆,占全国总量23%,连续两年问鼎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该行业2023年带动上下游产业纳税总额突破800亿元。

  智造生态已成熟 传统巨头焕新机

  这种集群效应在工业富联身上同样显著。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工业富联在深圳打造了“灯塔工厂”集群,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超2000家供应商,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能耗降低15%。其34亿元的纳税额背后,是深圳智能制造生态的成熟─从芯片设计到精密制造,从5G应用到工业软件,深圳已构建起年产值超2万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华润、招商、万科等传统行业巨头,则通过数字化转型焕发新机。华润集团在深圳布局了12个智慧能源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00万吨;招商局集团依托前海自贸区,打造了全球领先的物流科技平台,通关效率提升60%;万科集团将BIM技术应用于城市建设,推动建筑产业工业化转型。这些变革不仅提升了企业效益,更创造了新的税收增长点。

  深圳正以纳税十强企业为标杆,加速构建“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