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2025年/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内蒙古行之8/破育种“卡脖子” 内蒙古“羊”名海外

2025-09-25 05: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每到享用内蒙古羊肉,学子们都会点赞其质优味美。\大公报实习记者钟雨莙摄 右图:学子们参访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对活力十足的羊隻、宽敞的羊舍、干净的环境、标准化的养殖惊叹连连。

  “内蒙古的羊肉真好吃,一口咬下满嘴香!”自“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内蒙古行”活动启动以来,每到享用内蒙古羊肉,学子们都会夸赞其质优味美。

  8月16日,参加“2025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内蒙古行”的蒙港学子走进总部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一只羊如何从细胞成为餐桌美食的全历程,不仅深切感受到内蒙古种业强“芯”工程给传统羊产业带来的深刻变革和蓬勃生机,同时更探寻到了内蒙古羊肉的美味密码:“先进的育种、优越的自然资源,再加上牧民用心有爱的养殖。”\大公报实习记者 林文烯、梁宇生、钟雨莙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肉羊产业基地,四子王旗加快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建设,实现农牧民稳定增收和草原生态有效恢复,倾力打造“种业之都”。内蒙古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农业农村部补短板型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农牧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首批肉羊核心育种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拥有杜泊、萨福克、杜蒙等8个品种的种羊。其中,杜泊、萨福克羊经过南非、澳洲国际血统中心鉴定,全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登记、消毒,从专门通道进入赛诺种羊科技有限公司,宽敞的羊舍、干净的环境、标准化的养殖,还有活力十足的羊隻,都让学子们连连惊叹。“这和想像中的养殖有天壤之别。”

  产学研合作 完善育种体系

  据赛诺种羊副总经理黄建林介绍,公司现有6000余隻核心群种羊,年产各类商品群种羊5万只,凭借优良品质打开了广阔市场。“一只供体羊18个月能产生40至60只后代,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一突破源于赛诺技术团队攻克的OPU-IVF-ET(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关键技术。”黄建林表示,通过自主研究与产学研合作,赛诺建立了完善的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育种)体系,并将育种体系和试管羊生产核心技术产业化推广,还参与制定了国家行业和地方技术标准。

  在四子王旗的杜蒙肉羊科技园区,续建的2108平方米种羊胚胎生物工程中心包含胚胎生物工程实验室、采卵采胚室等多个功能区域,这里正成为绵羊高效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体系的“诞生地”。公司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组建起强大的科研团队。近三年,公司主持和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8项,获得专利15个、科技成果4项,用实打实的创新成果破解育种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2022年9月,历经18年的科研攻关,杜蒙羊通过农业农村部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品种审定,并入选当年内蒙古自治区10大科技进展之一。”黄建林告诉大家,这套活体采卵与工厂化生产技术的革新,终结了国外种源垄断,填补了我国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专用肉羊品种的空白,使每只基础母羊增收200元左右,真正成为农牧民的“致富密码”。

  优质羊肉将销往迪拜

  赛诺以国家肉羊核心育种场为依托,以肉羊育种、繁殖技术为核心,通过“企业+科技服务站+农牧民”的合作模式,发展种羊育种、种羊扩繁和杂交肉羊生产三大联合体。通过赛诺三步升级产业模式,从种羊生产到肉羊养殖,前端提供种羊、相关技术,中端做技术赋能,后端为农牧民提供保价回收,确保牧民基本上“没有市场风险”。

  赛诺培育的杜蒙母羊繁殖率达150%,萨杜蒙三元杂交羔羊120天就能长到120斤,单只母羊淨利润达1800元。目前,赛诺模式已推广至全国22个省市,年培训农牧民1万余人,杜蒙羊等优质种羊的推广还带动了近5000户农牧民增收。黄建林亦表示,目前公司正与迪拜的客户洽谈合作,正准备把当地的羊肉销往国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