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中美青年企业家在京交流 觅合作机遇

2025-09-26 05:02: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5年中美青年企业家“北京.香港行”交流团日前在京展开丰富行程。\大公报记者李畅摄

  【大公报讯】记者李畅、实习记者张芮淇北京报道:2025年中美青年企业家“北京.香港行”交流团日前在京举行,通过实地考察、沟通交流与文化体验,深入了解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举措,感受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与AI创新实力。本次参访活动由香港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主办,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大湾区共同家园青年公益基金、香港菁英会、锡兰集团、任哲工作室等机构提供大力支持,多方联动为中美青年企业家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赋能。

  美青年冀深度参与中国AI发展

  在中关村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孵化器内,来自科技、金融、教育、体育等领域的20余名中美青年企业家各抒己见,分享对各行业的创新合作想法,这场深度对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美国青年Saint Louis目前在一家AI企业工作,他认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充满活力,各类AI产品创新不断,众多初创企业也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在中国,更像是整体环境在推动人们主动学习人工智能,鼓励研发的声音越来越多。”谈及未来规划,Saint Louis明确表示:“未来我有意向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同时积极开拓中国本土市场,期待能深度参与到中国AI领域的发展进程中,与中国企业携手实现共赢。”

  美国青年企业家Barak Levitt认为:“中美两国在AI领域既有差异,也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拥有旺盛的创新活力,但创新的呈现形式各不相同。”他举例说:“美国在‘诞生新想法、孵化新公司’等创新环节表现突出;而中国则在‘将理念推向现实、在社会层面推广落地、推进实际事业发展’等实践环节展现出优势。”Barak Levitt认为中美AI领域存在大量合作机会,“这就像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将美国的创新能力与中国的落地优势相融合,不仅能催生更多真正的创新成果、提升整体生产力,还能研发出更高质量的AI产品,实现1+1>2的效果。”

  打破地域信息隔阂 建信任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香港中华青年企业家协会创会主席、锡兰集团董事长凌俊杰表示,中美青年企业家实际交流效果非常好,从双方反馈来看,彼此都对对方市场的业务有浓厚兴趣。当前中国众多企业都有强烈的出海需求,这样的交流能帮助中美青年企业家直接拓展人脉、结交朋友,打破地域信息隔阂;更能以朋友间的信任为基础,深入探讨未来可能的合作方向,为中国企业出海、中美企业携手发展搭建更稳固的桥梁。他表示,“希望通过青年企业家交流活动,进一步带动多方面经济合作。”

  青年企业家谢健聪表示:“我们公司在香港,希望扮演好中美企业交流‘桥梁’角色,助双方打破信息壁垒、深化合作共识。”后续,该交流团将赴港展开丰富的参访活动,并参加香港.青年发展高峰论坛,与全球青年人才共话发展机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