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全球航运从“运河时代”迈向“极地时代”

2025-09-26 05:02: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环球时报23日发表社评,题为《“中欧北极快航”的意义远超一条新航道》。文章指出:9月23日凌晨4时30分,“伊斯坦布尔桥”货轮从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启程驶往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标志着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中欧北极快航”)正式通航。该航线的开通不仅体现了北极航道商业化运营的可行性,为全球贸易网络提供了新的物流路径选择,更展现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中一直秉持的合作与发展理念。

  当前,巴拿马运河、红海和苏伊士运河等关键海运通道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就在几天前,波兰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导致超130列中欧班列在白俄罗斯一侧的布列斯特口岸滞留。中欧北极快航的开通,为中欧贸易提供了多元的路线选择,增强了全球供应链的韧性。

  “一带一路”倡议获国际共鸣

  中欧北极快航的诞生并非偶然,中欧之间不断增长的巨大贸易需求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这次“伊斯坦布尔桥”货轮上装载的,既有储能柜、动力电池等新兴产品,也有4000多个跨境电商包裹,精准契合欧洲圣诞季备货高峰的需要。与此同时,中欧北极快航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践成果,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更多的国际共鸣。

  近年来,一些国家将北极视作自己的“后花园”,围绕这区域展开能源争夺、加强军事部署。“冰上丝绸之路”从创意到落地,打破了几乎被领土边界争议、战略武器对峙和油气开发抢夺定义的“北极叙事”,证明了北极完全可以成为人类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热土,而非零和博弈的战场。中欧北极快航的开通,从根本上说,建立在沿线国家互信日益增长的基础之上。展望未来,北极航道的全面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也需要建立涵盖航道管理、环境保护、危机应对等多个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这些都凸显了多边治理的紧迫性。

  冰丝为北极开发提供新范例

  在推动全球航运从“运河时代”向“极地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中欧北极快航的诞生补上了一块关键的拼图。“冰上丝绸之路”不仅为世界航运补充了一条新航道,为北极开发提供了一个新范例,也为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国家间的“同球共济”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