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海绵城市”之父俞孔坚 倡“与水共生”

2025-09-28 05: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今年9月初,“海绵城市”之父俞孔坚于巴西建筑与城市规划委员会国际大会上发表演讲,呼吁直面气候变化“与水共生”。

  中国著名建筑师、“海绵城市”倡议者俞孔坚教授日前在巴西不幸坠机遇难。中国外交部27日再度就此回应记者提问。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安危。外交部会同巴西方面共同做好事件善后。中方对俞孔坚教授及巴方人员不幸遇难再次表示哀悼。外交部将指导驻巴西使馆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城市应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理论是俞孔坚最重要的学术贡献,带领团队在全球250余座城市完成上千项目,倡议“与水共生”。据了解,事发时他正拍摄关于“海绵城市”的纪录片,为此来到世界最大的天然湿地、被誉为“最后的伊甸园”的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在俞孔坚工作vlog中,他说:“我的探秘,才刚刚开始。”潘塔纳尔湿地之行,成为他生前留下的最后影像。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南方都市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23日,俞孔坚在巴西潘塔纳尔地区开展生态考察时,因飞机失事不幸罹难,享年62岁。公开消息称,事发时俞孔坚一行4人在附近拍摄纪录片,估计试图降落,飞机撞击地面后发生爆炸,距离南马托格罗索州阿奎多纳市约100公里。当地时间9月25日,巴西民航局新闻顾问应询表示,巴西航空事故调查与预防中心正在主导调查工作,调查仍在继续。

  外交部两度回应 沉痛哀悼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于25日例会上表示,中方对俞孔坚教授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向他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中国驻巴西使馆将继续协助善后。中国外交部27日回应传媒提问时表示,对俞孔坚教授及巴方人员不幸遇难再次表示哀悼。

  巴西民航局提供的文件显示,失事飞机是1958年制造的塞斯纳175型飞机,单引擎,4个座位,最大起飞重量1066公斤。飞机适航状态正常,适航验证证书(CVA)有效期至2025年12月,但使用范围仅限于私人飞行。

  根据巴西民航局定义,“空中出租”是一种商业客运方式,其行程费用由客户与航班负责人直接协商确定。文件还显示,坠毁飞机仅获准在日间飞行,并未配备夜间或恶劣天气飞行设备。

  俞孔坚于9月19日出席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14届圣保罗国际建筑双年展”,应邀作开幕主旨报告。双年展期间,主办方特别策划俞孔坚个人作品展,系统展示其倡导“海绵城市”理念落地应用。

  1963年4月,俞孔坚出生于浙江金华东俞村,17岁考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完成本科和硕士学业后,1992年赴美深造,1995年取得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

  俞孔坚从中国传统农耕智慧中获得灵感──比如桑基鱼塘原理──在城市中建立海绵系统,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让自然系统做工”。作为国内最早提倡“海绵城市”的学者之一,他科学设计并检验一系列基于自然的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模式。

  在俞孔坚推动下,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恢复和保持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等。

  团队上千项目 遍布全球250多座城市

  多年来,俞孔坚作为国家特聘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持续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规划发展建言献策,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他带领团队在全球250余座城市完成上千个项目,通过湿地、海绵公园、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可淹没空间等措施,进行城市生态修复,为改善各地人居环境、应对全球生态危机,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