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一无二的“恐龙和驿站”双主题叙事,让更多人在此解读地球演化与文明交流的“时光密码”。
二连浩特是世界闻名的“恐龙之乡”。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在这里陆续发现盘足龙、欧氏阿莱龙、鸭嘴龙等化石20余种,大量较完整恐龙骨骼化石出土,其中多个属种为全球独有。步入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化石展厅,时间瞬间仿佛倒流至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其中一具标志性骨骼特别醒目。2005年,古生物学家徐星教授于此发现二连巨盗龙化石。这只体长8米、重达1.4吨的庞然巨兽,颠覆了学界认知。牠不仅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带羽恐龙,更直接印证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关键环节。
作为我国首家以驿站文化为主题的历史类博物馆,伊林驿站博物馆则以清代驿站建筑形态为框架,通过实物、雕塑、多媒体等展陈手段,围绕“茶叶之路”“张库大道”等主题,再现驿站商贸功能及商客交易场景。
香港学子表示,当恐龙骸骨与驿道车辙在时光中重叠,这里每一块化石都是地球的密码,每一块驿站砖石都铭刻着中华智慧,静候世界的解读。\大公报实习记者杨桂铭、肖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