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十四五”发展成就/技能人才逾两亿 助“中国智造”崛起

2025-10-03 05:02: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十四五”以来,中国创新屡屡突破技术封锁惊艳世界,离不开广大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艺和不懈奋斗。图为科研人员对“夸父”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进行调试。\新华社

  匠才聚则百业兴,技能强则国运昌。“十四五”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论述,为技能人才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劈波斩浪,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遨游苍穹,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十四五”以来,中国智造一次次刷新“上天入海”的新高度,中国创新屡屡突破技术封锁,成功攻克“卡脖子”难题惊艳世界。这与“十四五”期间,我国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们活跃在千行百业,用精湛技艺攻克技术难题,以创新实践推动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技能人才支撑。

  【大公报讯】综合新华社、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把培训建在产业链上!在广东,170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覆盖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数字技能等领域,带动超800家企业培养技能劳动者约13万人次、开展技能评价约11万人次。

  “通过培训可以快速上岗,企业和国家‘双认证’模式也让我对职业规划有了清晰认识,学习提升更有动力。”在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希音)接受“服装质检员”新工种培训的黄诺拉说。

  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

  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为补充,我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目前,全国有2440所技工院校、2.9万家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505个公共实训基地,为劳动者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我们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不断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主动适应产业变革和新技术发展需要,高质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促进人岗相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200多万人次,其中企业职工超4000万人次、农民工超3000万人次;布局建设34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419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工院校服务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左右,专业对口率、就业稳定性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保持较高水平。目前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工人技师带上了博士生

  技能之路越来越好走,技能人才成了“香饽饽”。为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我国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与之匹配的使用、晋升、待遇机制,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大力推行用人单位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十四五”期间,累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400多万人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6000多人次。

  在广西汽车集团,在技能一线干了20多年的郑志明想都没想到,刚评上特级技师又评上了高级工程师,“我们职高毕业的工人,也有了好出路。”在中石油渤海钻探公司,跟油井打了30年交道的工人技师赵增权带上了博士生。在鞍钢集团,首席技师不仅有工作室,还有专项津贴和科研支持,可以承担科研项目,参与技术改造……

  让技能人才“劳有所得”、更有奔头,有关部门还出台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等文件,指导企业将工资分配向技能人才倾斜,实现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当前,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接连涌现,新职业也随之形成并不断发展。“十四五”期间,累计发布72个新职业,涉及数字经济、健康养老、智能制造等诸多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的编制发布,引导更多技能人才加入新职业。

  让技能人才“有为又有位”

  大力评选表彰,让技能人才“有为又有位”。

  2021年七一前夕,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电焊工艾爱国获颁“七一勋章”。2024年国庆前夕,山东青岛港产业工人许振超又被授予“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国之荣光尊国之栋梁,这一幕幕令无数技能人才心潮澎湃。“十四五”期间,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能工巧匠,人社部选树60名中华技能大奖和588名全国技术能手,各省市及行业也同步开展表彰。在各级“两代表一委员”、劳动模范等推选中,技能人才的身影越来越多,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日益增强。

  成长有通道、待遇有保障、价值有认同,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如泉水般湧流,职工增技、技能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在各行各业加速形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