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新疆 神秘“功勳矿” 为“两弹一星”立大功

2025-10-04 05:02: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游客参观新疆可可托海的阿依果孜矿洞。

  在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国家矿山公园内,有“地质圣坑”和“功勳矿坑”美誉的三号矿坑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使用的铍、第一颗氢弹使用的锂、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用的铯、第一艘核潜艇使用的钽和铌,都来自这个为祖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勳矿。“三号矿的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67岁的“矿二代”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说。

  1935年,苏联专家在可可托海区域找到包括三号矿坑在内的8个绿柱石矿化点。1950年,中苏合营对矿区进行大规模开采,新中国最早的稀有金属工业在这里拉开大幕。由于国防保密需要,一段时期里“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完全从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11”这个神秘编号。直到20世纪80年代,世人才得知在新疆有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

  20世纪90年代末,可可托海矿区的生产渐停。2013年,矿区成为新疆首个国家矿山公园。承载时代印记的三号矿坑、地质陈列馆、苏式老木桥、地下水电站等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游客到这里探究新中国第一代创业者艰苦奋斗、助推“两弹一星”的光辉历程。“我们在这里听到、看到的伟大故事。让我们更加热爱新疆、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来自四川的游客卢代萍说。\大公报记者应江洪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