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话你知/农历八月十五为何叫“中秋”?

2025-10-07 05:02: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

  罗澍伟认为,“中秋”一词或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的记载,意思是说,仲秋八月,司裘之臣以良裘献给君王,君王则以鸟羽赐群臣。

  不过那时的中秋,还只是个时间概念,并无节日之意。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节日。\新华社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