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记者手记/放下取景框 用心感受世界的真实

2025-10-07 05:02: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0月1日,在浙江省金华市非遗馆,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演员为游客表演提线木偶戏《钟馗醉酒》。\新华社

  大雨里,济南起凤桥仅有两三米长的栏杆上,依偎着四五位身着古装的女孩。虽然雨水打湿了头发,弄花了妆容,她们还是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摆好姿势,露出灿烂的笑容。回头望去,风雨中还站着十几位撑着伞的姑娘。

  这是国庆节期间记者在济南看到的一幕。举起手机,记者也赶紧拍摄了一张可供分享的照片,备注了文字:大雨中也要出片的女人。那一刻,记者仿佛也是为“出片”而来,忽略了起凤桥几百年的历史,更未来得及瞧一眼桥下的曲水流觞。

  不由的想起今年国庆节当日,在泰山“五岳独尊”石刻旁排队的长龙。站定、合影、走开,前后三十秒,“流水线”拍照。记者默默地看着,排队的游客像走马灯一样,他们都曾“来过”。这一刻,他们是否记得问问自己“我感受到了什么?”

  当泰山的一枚朝阳在手机取景框里跳跃而出,记者选择了收起手机,站在日观峰眺望。

  霞光满天,云海涌动,有风,有鸟鸣,有歌声,还有一份心底涌动的温暖。那一刻仿佛明白了,取景框“框”住了视线,这些无法被镜头收纳的、细碎的真实,才是旅行的血肉。它不需要滤镜的修饰,不需要文字的说明,只静静地镌刻在记忆的深处。

  在起凤桥头,那些古装女孩们灿烂笑容的背后,是被雨水和日程驱赶的匆忙;在泰山石刻前,那些匆匆留影的游客,收获的或许只是一个位置的证明。我们的“出片”,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在虚拟社群中锚定一个唯美的身份符号,却忘记了旅行本该是一场回归本真的修行。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份大美,需要我们放下镜头,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旅行的意义,从来不在那张精心构图的照片里,而藏在镜头之外,那个真实的世界里。\大公报记者丁春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