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红色旅游景区 沉浸式演艺受追捧

2025-10-08 05:02: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陕西延安金延安街区,游客参与《延安十三年》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假期,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持续火热,特别是各大革命旧址和红色景区推出的大型红色沉浸式互动节目,备受追捧。其中,陕西延安金延安街区的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演员与游客一起穿越回当年的峥嵘岁月,在身临其境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精神力量。

  有游客表示,亲身参与大型红色沉浸式演艺和节目,感觉不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成为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思想也在互动参与中实现昇华。

  大公报记者 李阳波西安报道

  10月2日17时30分,随着一声嘹亮的陕北信天游乐声响起,位于延安延河岸边的金延安街区变成了实景大剧场:身穿红军军服的《延安十三年》演员们,与游客一起走进“城门”。游客时而化身战士,时而又穿越成为战争年代的剧场观众,最后又成为庞大的支前队伍。整场演出将街区行进式表演与主舞台表演巧妙串联,融合戏剧对白、民歌对唱、秧歌、腰鼓等艺术表现形式,带领游客们一同回到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

  游客既是见证者也是剧中人

  “我们复原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街景,选取当时的典型人物和故事,运用声光构建立体的沉浸式游客体验。游客在街区集齐‘革命印记’后,再跟随演员行进至主舞台,一起用歌声点燃‘信仰之火’,完成从‘见证者’到‘传承者’的身份转换。”金延安街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庆假期,《延安十三年》每天演出4场,无论是日间版还是夜间版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几乎不用演员提醒,到哪个环节该是哪个身份,该如何去做,每位观众都很‘入戏’。”

  来自河南的游客王赟,带着家人一连观看和参与了日间和夜间的两场演出。王赟表示,无论是场景、演员演技,还是现场的枪炮声、号角声,都很到位,自己既是见证者也是剧中人。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体验和收获,是书本上很难获得的。

  无独有偶,国庆假期期间,在山东沂南、湖北红安和贵州贵阳,同样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场让观众热血沸腾的“战争大戏”。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重走支前路》《大别山抗战》《红飘带.伟大远征》等演出和体验项目,吸引了很多游客带领全家一起参与。

  “乡亲们,前线的战士们需要我们,咱们一起去给他们送军粮!”山东沂南体验项目《重走支前路》从刚开场的“动员大会”开始,游客就成为拥军支前的沂蒙百姓中的一员,在演员的带领下,男女老少历经沿途“险阻”,最终成功将物资送到前线战士身边。“推上载满粮食、药品的小推车,车轱辘在山路上吱呀作响,还要小心防范沿途‘敌袭’和‘轰炸’。”有游客表示,这样的体验感触特别深,就像身临其境。

  实现红色教育与旅游双向赋能

  陕西高校教授党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全国多地通过持续创新,打破革命旧址和红色景区“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参与,让游客成为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在身临其境中触摸历史温度、感悟精神力量。不仅让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同时也证明了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历经传承,持续吸引更多人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实现红色教育与旅游体验的双向赋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