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截至2024年年中,有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香港长者定居广东。图为今年4月,佛山市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迎来首批“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香港长者入住。\大公报记者李紫妍摄
“住到这里后我整个人都变开朗了,很开心。”北上养老数年的香港长者李瑞影婆婆过着非常规律健康的生活,她于2023年3月起入住一家位于佛山的养老院至今,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不到九点入睡,日日有护工给她讲新闻,一日三餐肉菜均衡搭配,医疗服务便利贴心,节假日院舍还会组织活动丰富生活。
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2025年发布的《数据透视》显示,截至2024年年中,有近10万名65岁及以上香港长者定居广东,比过去十年间激增了40.5%。目前,“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认可服务机构总数已增至24家。这波北上养老潮流得益于湾区在跨境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规则对接与机制衔接上持续“破壁”,促进湾区民生“软联通”,让粤港澳“一家人”的愿景不断走入现实。\大公报记者 李紫妍广州报道
“香港寸土寸金,这里环境宽松,空气又好,每天有人同我聊天打麻将,吃得好住得好,过得好舒服喔。”与李瑞影婆婆一样,香港长者潘姨也主动选择到广东养老。
潘姨在养老院独自住一间一居室,房间宽敞明亮,“我这间房放在香港可以分三间。”楼下还有健身房、理疗室、KTV、活动室、钢琴等诸多设施设备可以消磨时间,最爱打麻将的潘姨每天都要和牌友搓上两圈。她北上养老已经六七年,对内地养老体验赞不绝口,频频表示希望有更多香港长者了解内地养老的环境,一起来享受跨境养老的幸福生活。
规则衔接 筑牢长者跨境生活保障
潘姨的愿望亦是粤港两地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随着香港老龄化程度加深,本土养老资源紧张、本地院舍轮候时间延长,香港特区政府鼓励长者赴粤养老,并与广东在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不断加深合作,持续推行扩展“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等政策,为港长者的跨境晚年生活筑牢保障。截至10月,该计划认可服务机构总数已增至24家,覆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江门、肇庆8个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
香港长者林培洁(林伯)原本在香港排队轮候本地安老宿位,等候期间了解到内地院舍的环境医疗条件好,而且能马上入住,于是2024年与爱人黄娉爱一起自费入住佛山市一间养老院。今年3月,这间院舍正式加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并且优先帮助院内符合条件的已入住香港长者递交申请。目前,林伯及李瑞影婆婆都已经通过这间内地院舍,顺利转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由香港社会福利署资助其食宿、护理服务及个人照顾,以及基本医疗费用。
政府助减负 长者有了幸福晚年
“加入计划我姐姐就可以享受资助减免,每个月能少几千块,真的很开心!”港人李淑芬的姐姐年近七十,几年前因意外摔伤致脑部神经受损,生活无法自理,2021年起李淑芬将姐姐送至广州一家养老机构进行照护,并于今年1月顺利申请了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生活负担得到了很大的减轻。
今年10月起,香港特区政府还推出一项为期三年的试验计划,资助选择赴粤养老的综援受助长者入住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下的安老院,提升生活质素,名额共1000个,每名受惠长者可获每月港币5000元资助。
近年来,粤港澳在跨境养老方面持续拓展合作,三地共同发布了养老服务“湾区标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新街坊”长者服务中心揭牌投用,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南沙)养老服务联合体,南沙区养老院率先开通公办养老机构入住港澳老人专属通道……此外,还有“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跨境救护车、港人内地参保等诸多配套政策,为港人跨境养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