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佛山市南海区桃苑福利中心院内医院的治疗室,为长者提供充足医疗服务。\大公报记者李紫妍摄
医疗问题是港人在跨境民生中最关注的问题。为便利香港长者在大湾区就医,香港特区政府于2015年首次在港大深圳医院试点长者医疗券制度,2024年开始推行“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下称“试点计划”),至2025年5月扩展后,“试点计划”下的试点医疗机构增至19个,实现大湾区9个内地城市全覆盖并首次纳入中医院。连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一院两点,合资格香港长者可在大湾区内共21个服务点使用医疗券支付指定科室的门诊医疗护理服务费用,让超过178万名合资格的香港长者受惠。
港长者赴穗求医 迅速解除病患
“由挂号到确诊,不用两日!中西医联手,快速解决问题,连手术刀都不需要!”一次紧张的北上求医后,香港长者朱伯发出这样的感慨。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今年7月底正式加入“试点计划”,得知这个消息后,正忐忑于手里“前列腺癌待查”通知的朱伯马上赶往广州求医。朱伯坦言,他身边就有好友因前列腺癌过世,因此他对自己的情况有些紧张和担心。
为便利港人,医院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窗口,配备粤语、普通话双语服务,朱伯在专窗的协助下很快就在手机上完成预约挂号。两天内,医院迅速帮朱伯排除了癌患可能性,找到真正的病因,让朱伯松了一口气。之后,广东省中医院采用中西医协同的办法为朱伯进行治疗,不久朱伯便顺利出院。
对于跨境养老的长者,在选择养老机构时也会注意考察院舍本身配备的医疗条件及其周边医疗条件,许多加入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的养老机构,都以周边有能使用长者医疗券的医疗机构为优势。香港特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局长办公室)高级顾问樊敬文此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推行和拓展试点计划的初衷是希望做好香港长者的基层医疗和慢病管理,希望香港和内地能够取长补短,让整个大湾区的医疗更加一体化。\大公报记者李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