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专家解读/中国底气 已建立多元大豆进口体系

2025-10-09 05: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白明向大公报记者表示,中国近年来已经在主动调整大豆进口策略,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当前,中国已建立多元化的大豆进口体系,巴西、阿根廷等国成为重要供应方之一。如果未来美国想恢复对华出口,需从现有供应方,比如巴西、阿根廷手中争夺市场。

  白明认为,破解当前困局的关键在于“解铃还须系铃人”。他呼吁,美国需摒弃关税霸凌与单边主义,需要以平等姿态与中国开展磋商,通过对话妥善解决经贸分歧。唯有如此,才能重建中美大豆贸易的信任基础,让美国农业产业与整体经济切实受益。

  国产大豆年产量逾2000万吨

  国际关系学者邵永灵认为,现在要不要进口美国大豆,主动权掌握在中国手上,中国有不少替代供应方。今年前8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了逾5000万吨大豆,占中国总进口量的71%;阿根廷最近宣布取消本国大豆26%的出口税,中国在48小时里就签下130万吨订单。更关键的是,中国国产大豆产量连续三年超2000万吨,这一切有助中国摆脱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陈海峰介绍,中国大豆扩种成效显著,播种面积由2021年1.26亿亩增加至2023年1.57亿亩,总产由1639万吨增加至2084万吨。大豆扩种成效主要来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和轮作,对缓解中国食用植物油和饲用蛋白的进口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除了扩大大豆种植面积,还积极推动菜籽粕、棕榈粕等非豆粕蛋白饲料的应用,以降低对单一作物大豆的依赖。近期农业农村部印发的《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提到,到2025年,饲料中的豆粕用量占比将降至13%以下。\大公报记者朱烨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