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商务部9日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公告,当中提到,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等出口申请,须逐案审批。图为北京链博会上AI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展位。\新华社
商务部9日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分别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及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2025年第61号公告指出,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日就此应询答记者问时说,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2025第61号公告的“物项列表”,主要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金属钐、金属镝、金属钆、金属铽、金属镥、金属钪、金属钇、钐钴合金、铽铁合金、镝铁合金、铽镝铁合金、氧化镝、氧化铽”;第二部分细分成两类:一、钐钴永磁材料等“稀土永磁材料”,二,含钐、钆、铽、镝和钇等七类“稀土靶材”。公告明确,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关注名单所列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包括其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支机构)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同时,用于或可能用于下述三种最终用途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一,设计、开发、生产、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二,恐怖主义目的;三,军事用途或者提升军事潜力。
更好履行防扩散国际义务
公告列明,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介绍,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今年4月,中国政府对中国组织和个人出口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有关稀土技术也早在2001年就列入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对国际和平稳定造成不利影响,也有损防扩散国际努力。为此,中国政府依法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该发言人还表示,此次纳入管制的物项范围有限,同时将采取多种许可便利措施。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中国政府将予以许可;对于最终用途为紧急医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的出口,将豁免申请许可。此外,考虑到各利益相关方履行既有商业合同及满足合规要求等实际需要,本政策设置了合理的过渡期。
关于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商务部当天公告规定,以下物项未经许可不得出口: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升级等技术。另外,出口非管制的货物、技术或者服务,出口经营者明知其用于或者实质性有助于境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活动的,应当在出口前向中国商务部申请两用物项出口许可。未经许可,不得提供。
管制超硬材料和锂电池等出口
另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日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有关法律法规,10月9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公布关于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钬等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分别为公告2025年第55号、第56号、第57号和第58号),全部将于11月8日正式实施,此前已向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
发言人说,此次列管相关物项具明显军民两用属性,中国依法依规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对于合法合规出口申请,中方将在审查后予以许可。
芯片制造中的稀土金属
钪(Sc)
应用工艺:先进逻辑芯片(FinFET/GAA晶体管)
作用:界面优化:在氧化铪(HfO2)高介电材料中添加Sc2O3,降低晶体管栅极漏电流。
钇(Y)
应用工艺:存储器件(DRAM)
作用:蚀刻掩膜:钇基化合物在极紫外(EUV)光刻中作为掩膜材料。
铕(Eu)和铽(Tb)
应用工艺:光刻胶、荧光标记
作用:光敏剂:Eu3+配合物用于EUV光刻胶,增强光吸收和图案分辨率。
钕(Nd)和镨(Pr)
应用工艺:磁性存储器(MRAM)、封装
作用:激光切割:Nd:YAG激光器用于晶圆切割和封装钻孔。
大公报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中方多措并举 加强稀土管制
1、设备和原辅料
10月9日,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第56号公告,公布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11月8日起正式实施。
内容:稀土生产加工设备、稀土原辅料相关物项被列入出口管制。
2、相关物项
10月9日,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第57号公告,公布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11月8日起正式实施。
内容:钬、铒、铥、铕、镱等相关物项被列入出口管制。
3、出口审批
10月9日,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发布2025第61号公告,公布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内容: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以及向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和关注名单所列的进口商和最终用户(包括其控股50%及以上的子公司、分公司等分支机构)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4、技术管制
10月9日,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发布2025年第62号公告,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10月9日正式实施。
内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其载体等被列入出口管制。
专家解读 | 依法依规管制 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大公报记者表示,中国公布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释放出清晰的信号: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维护国际安全、防止资源与技术被滥用或误用,是出口管制措施的核心宗旨。中国对于稀土出口管制依法依规,是维护全球产供链的举措。他认为,对于被纳入管制范围的企业而言,更应深入思考自身被管制的根本原因,其中的问题一定不是“中国的管制制度”,而是该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经济与国际秩序中所扮演角色。
周密强调,中国的出口管制并非针对所有和平利用资源的企业,更不涉及人道主义需求相关应用,其核心目标是遏制军事领域中加剧全球不稳定的因素。中国在运用出口管制等影响到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时,始终秉持审慎态度,高度重视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建立管制制度之后,也通过法律方式对管制物项的范围与核心内容进行了明确。
“此前稀土资源在国际贸易中长期缺乏有效管理,而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制度,某种程度上重塑了稀土的国际贸易格局。”周密说,这种重塑,本身具有重要的安全价值,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部分西方国家涉及军事领域的实体,的确面临着更大的合规压力,而这也将有助于减少全球军事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