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云计算市场广阔 国家加速制定标准

2025-10-10 05:02: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左图:在杭州,观众在2024云栖大会计算展馆了解云计算产品及应用。\新华社;右图:云计算通过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图为中国宝武马钢特钢公司工作人员管理生产线智能化生产。\中新社

  云计算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技术底座,中国云计算产业目前已形成庞大市场规模,亟需完善标准体系以支撑高质量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下称《指南》),旨在全面提升云计算标准化水平。

  《指南》明确,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不断健全云计算产业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以标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促进产业全球化发展。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云计算国际标准转化,携手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云计算国际标准。\大公报记者 郭瀚林

  《指南》提出,云计算标准体系框架主要由基础、技术、服务、应用、管理和安全6个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标准包括术语、参考架构和人才培养等标准。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支撑、平台、交互、部署等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数据即服务、人工智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和安全即服务等标准。应用标准包括云化技术应用和云化行业应用等标准。管理标准包括设计、交付部署、运营、运维和质量评价等标准。安全标准包括安全基础、安全技术与产品、基础设施安全、服务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标准。

  具体来看,基础支撑技术标准方面,《指南》表示,要规范计算、存储、网络、一体化等相关技术和软硬件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计算标准主要包括虚拟化、弹性计算、云服务器等经典计算类,以及智算云、超算云、量子云等新型计算类标准;存储标准主要包括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等标准;网络标准主要包括“云─边─端”之间,以及云内网络通信等标准;一体化标准主要包括云操作系统、超融合和云数据中心等标准。

  规范各行各业应用标准

  人工智能即服务标准方面,要规范云服务提供者为云服务客户配置、使用和提供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等要求,包括智能云、AI云服务平台、生成式AI云服务等人工智能能力的云服务标准。云化行业应用标准方面,要规范云计算在各行业中的应用等要求,包括制造、电力、交通、金融、教育等行业应用标准,促进各行业依托云计算关键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撰文指出,随着数字化深入推进,信息处理需求急剧增加,云计算正在向智能制造、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领域交叉渗透,一方面通过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为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提供算力支撑,助推前沿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十五五时期,云计算将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

  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化

  据了解,《指南》立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形式新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智算云服务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算力支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产业生态。下一步,工信部将指导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等,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交付部署、运营运维等环节对标达标。并加快云计算国际标准转化,提升国际国内标准关键指标的一致化程度,携手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制定云计算国际标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