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环球时报10月9日发表社评,题为《中国完善稀土治理是守护全球产供链稳定》。文章指出: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两项关于加强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的公告,对含有中国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关物项以及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相关受管制的稀土物项及相关技术出口的管制规则与手段,受到国内外舆论关注。新规将有助于中国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积极参与防扩散国际努力的一贯立场。
这一决定绝非临时起意,而是中国系统性推进稀土产业规范化管理的一个环节。有关稀土技术早在2001年就已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今年4月中国政府也已对中国组织和个人出口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此次公告是对现有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既体现了国家出口管制体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代表着中国在稀土领域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中国依法管理稀土行业的常规举措。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对其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中国稀土储量在全球占比达37%、稀土矿产量在全球占比超60%,作为稀土供应大国,中国从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霸权工具。中国的稀土管制,目标始终是“规范出口”,而不是“禁止出口”。相反,相关管制政策始终保持开放性与非歧视性,既未针对特定国家设置壁垒,也为合规贸易预留了充分空间。自中国稀土管制政策实施以来,不但一些西方媒体鼓吹的全球稀土产业链断裂并未出现,反而推动了行业从低价无序竞争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此次新规还专门为已经进入公共领域、基础科学研究以及普通专利所必需的技术预留了政策空间。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考虑市场主体实际需求的负责任态度,西方一些舆论所谓中国“卡世界脖子”的无端臆测是在以己度人,既忽视中国稀土管制长期以来的规范化路径与和平属性。
在全球范围内,稀土技术的管理必将走向更加规范、透明的方向,中国正在这一进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并通过坦诚对话与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稀土贸易秩序,守护全球战略资源供应链的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