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巴西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的40万吨矿船轮靠泊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工人们在拉缆绳。\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内地传媒报道,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已经与澳洲采矿公司必和必拓签署协议,最快从今年第四季起,对铁矿石现货贸易实施人民币结算,意味中国首次夺得铁矿石定价权,成功压低铁矿石价格。
一直以来,美元凭借“石油─矿石”双支柱垄断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与结算体系。铁矿石年贸易额超1.2万亿美元,其中约80%以美元结算,是中国进口金额最高的单一商品类别之一。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承担着巨大的汇率波动成本和清算通道依赖风险。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早前与必和必拓谈判破裂,并于9月底下令全国主要钢厂和贸易商禁止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就算到港口也不能卸货,这是中国首次禁止采购澳洲铁矿石。
加速大宗商品结算去美元化
有消息指,必和必拓已在日前接受以人民币结算,代表中方透过集中采购策略取得成果,标志人民币在大宗商品结算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相关报道指出,今后现货铁矿石采用人民币结算,降低美元汇率波动对中企成本的影响。此前谈判中,必和必拓坚持以美元计价。报道指,必和必拓愿意妥协,主要原因是中方供应来源较以往多元化,新增巴西和非洲铁矿石供应。
报道提到,中国钢铁企业过去因采购分散,难以集中议价力量,长期处于被动接受价格的地位。自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在2022年成立后,把所有国有钢铁企业的采购权集中一起,代表全国四成铁矿石进口量,对外进行集中采购谈判。
目前,巴西淡水河谷、澳洲第二大铁矿企业力拓已同意与华用人民币结算;澳洲第三大铁矿企业、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企业FMG(福德士河集团)不仅接受人民币结算,今年8月还向中国银团申请142亿人民币贷款用于矿区建设,未来以铁矿石偿还,主动绑定中国市场。业界相信,中方与必和必拓达成协议,减少依赖美元进行大宗商品结算,可以提升中国的经济安全,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