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刺绣、土耳其水拓画、墨西哥木雕……2025北京国际非遗周将于2025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亮相。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芳在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本届非遗周以“非遗携手美好生活”为主题,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参与,搭建全球非遗交流互鉴的平台,活动地点覆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部分区域。澳门手信、香港的虚拟非遗导览等也将现场亮相。
邀61国家地区传承人参与
郑芳表示,本届非遗周邀请来自五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同参与,打造以“一带一路”为脉络、五大洲文明交融互鉴的非遗文化交流格局。
“非遗匠心.焕新生活”国际手工艺展将向观众展示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在亚洲展区,巴基斯坦的精致刺绣、土耳其流动的水拓画与马来西亚绚丽的娘惹服饰各放异彩;在非洲展区,埃及的古老莎草纸、津巴布韦朴拙的木石雕刻与埃塞俄比亚的多彩服饰交相辉映;在欧洲展区,格鲁吉亚的悠扬古乐、芬兰的精美银饰与瑞士的阿尔卑斯风情徐徐展现;在美洲展区,墨西哥的精巧木雕、巴西的豪迈战舞与秘鲁的纺织工艺尽显异域风情;在大洋洲展区,澳洲的健康食材与新西兰独具匠心的编织艺术彰显生态人文和谐共生。
她指出,非遗项目涵盖手工艺、表演、服饰、饮食等多个领域,“不仅展现了世界各地非遗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非遗作为文化纽带,在推动跨文明对话与共享中的重要作用”。“非遗的生命力在于融入日常、点亮生活”。
郑芳说,本届非遗周“非遗精品展”展区汇聚北京与港澳三地非遗精华:景泰蓝、京绣等“燕京八绝”展现匠心传承,古琴、茶道等“五道”雅艺通过活态展演传递东方生活美学;澳门的澳门手信、香港的虚拟非遗导览等,体现出文明对话与数字技术赋能下的非遗新貌。\大公报记者马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