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展望“十五五”:国产大飞机有望用上中国“心”

2025-10-17 05:02: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2年12月9日,C919全球首架交付飞机由中国商飞正式交付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图为东航空姐代表与C919大型客机合影。\中新社

  “‘十四五’期间,C919进入商业化运营,到目前为止运行情况总体平稳,交付数量逐步提升,飞机订单大幅增长,日利用率稳步提升,没有出现重大不安全事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民航领域专家林智杰充满期待地表示:“如果说过去5年,国产大飞机实现了从‘0’到‘1’的飞跃,那么未来5年,希望国产大飞机尽快实现从‘1’到‘10’甚至是到‘100’的稳步提升。”林智杰希望国产大飞机能越来越好用、越来越好飞、越来越赚钱,逐步提升产能,实现常态化量产交付,进一步提升飞机日利用率和可靠性,由此提升市场份额,给全球航空公司带来更好选择。

  改进现有机型 开展国产零件替换

  国内航空企业资深工程师黄河指出,“十四五”期间,国产大飞机完成了从图纸到实物再到市场化的华丽蜕变,“代表了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产业的国际化接轨,实现了运十飞机留下的中国造国产大飞机的愿望。”黄河表示,国产大飞机有望在继续改进现有机型的同时,开展国产零件替换工作。大飞机现在使用的是LEAP系列发动机,完全由国外供应商提供,必须对卡脖子项目进行全国产化替换。

  “这里就需要和中国的军工一起奋斗了。运-20飞机是非常好的搭载平台,通过运-20飞机换装WS-20和长江-1000A发动机,对国产大涵道涡扇发动机不断优化和改进,寻找寿命、性能、经济性的最优解。取得国产大涵道发动机制造突破,让国产大飞机用上国产‘心脏’。”

  黄河表示,“十五五”会是国产大飞机走向国际化的关键时期,希望可以看到C919顺利取得EASA适航认证,为国产大飞机走向全球打下坚实基础,也为C929飞机的适航认证工作提供经验。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