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未来低空经济将成为新消费增长点。图为7月28日,eVTOL飞行器在辽宁沈阳完成验证性试验飞行。\中新社
著名经济学家、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表示,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比较来看,“十五五”时期保持一定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是必要的、有条件的。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中向好,GDP同比增长5.3%,展现较强韧性。要准确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十五五”阶段性特征和政策连续性出发,围绕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在经济结构转换升级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科创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具体来说,郑新立认为,“十五五”时期的工作任务应当包括:以数智化、绿色化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增强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以改善民生为目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最终消费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中西部、东北地区发展,缩小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围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对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
郑新立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显著,主要体现在区域协调发展释放城乡、区域不平衡蕴含的动能,通过乡村振兴及中西部、东北地区投入激活强大发展潜力;社会事业与文化产业长期滞后于经济,加大投入可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多转化为民生福祉,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素质劳动力持续增长,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支撑。通过改革激活这些潜能,可为“十五五”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低空经济将成新消费增长点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有效需求不足、一些重要新兴产业存在技术瓶颈、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编制高质量的‘十五五’规划,应当紧紧抓住这些突出问题,集中力量予以突破。”郑新立进一步表示,有效需求不足是多年来高投资率、低消费率带来的,要从调整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结构和分配结构入手,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增加就业,使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有一个较快增长,逐步提高居民消费率,适度降低投资率,保持需求对经济增长持续强劲的拉动力。
郑新立称,当前,中国居民消费正处于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型的阶段,食、衣、住、用、行等物质消费有较大发展空间,教育、医疗、康养、体育、信息、咨询、金融、旅游、家政、会计、法律等服务性消费将快速增长,网络服务、跨境物流、低空经济等在较长时期内将成为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