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在珠海格力电器陈列其研发的各类工业机器人。下图:海外华文媒体团走访珠海高新区金山软件园。\大公报记者方俊明摄
当前“广东制造”正加速向“广东智造”转型升级,与港澳地区一桥相连的珠海市正逐步形成智能制造和新兴产业集群。据第六届海外华文新媒体论坛发布的《2025.珠海国际形象传播报告》显示,珠海“高新科技制造业展示”成为焦点主题之一。
17日至18日,海外华文媒体团走访珠海科技园区及相关企业,了解到作为珠海制造标志性企业的格力电器目前拥有50项“国际领先”技术。其建设的“黑灯工厂”依托5G-A专网,被誉为全球制造业转型标杆。新一代空调产品搭载AI节能科技,能效比提升15%以上。此外,珠海高新区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也已突破180亿元(人民币,下同),预计到2027年珠海智能终端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大公报记者 方俊明珠海报道
广东正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珠海以智能制造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升。记者在走访珠海格力电器时了解到,从支撑大型设施运行的磁悬浮压缩机,到走向国际市场的高端数控机床,格力持续推动自主创新,截至今年10月累计申请专利近13.53万件,并获评50项“国际领先”技术认证。目前,新一代格力空调产品正在珠海开展能效测试,搭载“AI动态节能科技”的机型能效比提升15%以上。此类智能制造场景,正是广东大力推动“制造”迈向“智造”的生动体现。
智慧工厂全年无休 效率翻倍
同时,格力在珠海建设的“黑灯工厂”依托5G-A专网,通过工业大脑智慧中心实现全流程数据贯通,从客户订单到成品出库的每一环节均在数字孪生系统中实时映射。其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关键软件的国产化替代,在数控系统、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在无需人工干预、全年无休的“黑灯工厂”总装线上,每15秒即可下线一台空调,生产效率提升一倍,产品良品率达到99.99%,为广东乃至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经验与示范。
集聚高新科企 珠海“聚链成群”
数据显示,珠海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目前已突破295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超过70%。记者在走访珠海高新区金山软件园时获悉,今年新推出的“金山政务AI一体机”集AI算力资源、政务办公大模型与智慧办公应用于一体,实现了软件、硬件、算力的全链路国产化。此外,以华发智造产业园、港湾1号科创园等园区为载体的新兴产业,也正在珠海高新区“聚链成群”。据统计,珠海高新区以约占全市8%的土地,聚集了珠海40%的上市公司和超四分之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已突破140家。
据《珠海市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到2027年,珠海智能终端产业规模拟突破2000亿元,打造超过100个涵盖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工业智能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形成智能终端特色产业集群。同时,《珠海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修订)》也明确,将设立规模为5亿元的珠海市科技创业天使风险投资基金,并围绕珠海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对新引进的市级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可达1亿元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