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不断推进教育变革。江苏南京一小学的孩子们早前在教室内体验VR眼镜。\中新社
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十五五”时期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专家分析指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协同推进,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体系。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水雄指出,这意味着,从个人层面,不同性别、禀赋的人获得更平等的对待与发展机会,在一个更庞大的社会分工系统中,凭借更少的思维束缚,快速习得经验,实现更丰富的发展。
与此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指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障,更强调精神层面的充实和心理上的健康健全。“十五五”时期,应积极推进教育变革,使教育模式要重点培养人格健全、情绪稳定的个体,通过优化课程、创新教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使其具备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
投资于人 鼓励多样化发展
在社会层面,建立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不应以单一的量化指标(如财富、官职)作为评判成功的狭窄标准,提供更多的“赛道”和更宽容的社会氛围,以允许和鼓励不同的人沿着多样化的路径发展。此外,政府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应加强保底性建设例如推动“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和安全保障,这样民众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黄群慧指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其核心政策内涵在于: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将公共资金和国家资源优先用于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教育培训,用于促进高质量就业,用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保障水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以人力资本提升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