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年均增长5.5% 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达30% “十四五”经济增量35万亿

2025-10-21 05: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年均增长5.5% 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达30% “十四五”经济增量35万亿

  金秋时节硕果丰,“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这五年中国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制造业稳居全球首位,到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再到2025年经济总量有望冲击140万亿元……一组组鲜活数据,勾勒出经济活力、科技实力、民生福祉的持续跃升,宏伟蓝图已照进现实。

  《大公报》通过梳理“十四五”期间关键数据,带读者全景式回望这五年的辉煌成就,感受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见证中国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复杂环境中扬帆破浪,以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为“十五五”开启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大公报记者 黄宝仪 卢静怡 李紫妍

  量质齐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开放新局

  •外资负面清单缩至29项,制造业限制清零

  •民企数5800万户,增长40%

  •2024年新设外企5.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8263亿元

  •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能110万辆

  •截至2025上半年,仅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就达13万家

  “一带一路”

  •共建国家达150多国

  •2024年,中国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50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

  •截至8月,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完成货物运量6525.6万吨,进出口货物累计完成1491.4万吨,运量连续四年实现较大增长

  •截至9月20日,中老铁路已发送旅客5900万人次

  •雅万高铁带动印尼经济竞争力指数从2018年的全球第45位跃升至2024年的第27位,增速领跑东盟

  人民币国际化

  •2024年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约64.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

  •2024年共有166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人民币客户汇款收付,较上年增加5个

  •工商银行在11个国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在31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设有254家分支机构

  贸易规模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0%

  •2024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到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增长18.2%,进口增长11.8%

  •2024年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额达22.1万亿元,增长6.4%

  经济韧性

  •2021-2024年,中国GDP年均增速5.5%,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十四五”时期五年经济增量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经济体,超过日本经济总量

  •五年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台阶,预计2025年年底将达到140万亿左右,符合“十四五”预期

  •粤港澳大湾区2024年经济总量14.8万亿元,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万亿元,广州市外贸进出口值达1.12万亿元

  •香港金融市场表现强劲,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突破2400亿港元,同比激增118%

  内需贡献

  •过去四年,内需贡献率86.4%,最终消费贡献率56.2%,比“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万亿元,年均增长5.5%

  •2024年“双11”电商销售额1.2万亿元,直播电商销售额为3325亿元,同比增长54.6%,增长势头明显

  结构优化

  •“十四五”以来,中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40.5万亿元

  •中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024年中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8%,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累计交付22架,安全运送旅客超过300万人次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

  新兴产业

  •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比“十三五”末增长5倍多

  •“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

  •2024年“三新”(指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超2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18%,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总和

  •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形成3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中国布局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80个,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规模超过3万亿元

  企业规模

  •截至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数51.2万家,增长6.1%

  •264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2024年中国经营主体达到1.89亿户,比2023年底增长3.1%

  共同发展

  •从菌草和旱稻技术援助到“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再到“知识女性,知识国家”培训班项目等,“全球发展倡议”项目库纳入近200个实务合作项目

  •“全球发展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支持,50多国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2024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67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0.9万人,增长17.9%

  成果涌现

  科技创新迎来新突破

  创新突围

  •2024年研发经费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

  •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为2.68%,企业研发占比77%

  •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同比增长10.5%

  •2023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13%

  国家重器

  •“祝融号”火星车首次登陆火星

  •中国科学院牵头嫦娥六号,完成全球首次月背采样

  •中国建成基于北斗的“全国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一张网”

  •2025年,CR450动车组已完成样车设计并成功下线

  •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AG600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预计年底前将有3架交付使用

  •长征七号运载天舟九号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太空物资闪送

  技术突破

  •102项重大工程全完成

  •570家企业入全球研发2500强

  •5G基站覆盖率全球第一,人工智能专利占全球60%

  •中芯国际28纳米芯片量产,自给率30%

  数字创新

  •千兆宽带用户增长34倍,算力规模全球第二

  •数据交易“一地上架、全国互认”,效率提升30%

  •阿里云贵安数据中心处理数据10ZB

  •百度Apollo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服务50万人次

  国际合作

  •“嫦娥5号”带回月壤已与6个国家开展共享研究

  •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吸引17个国家(国际组织)和60余个国际机构

  •2024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达到1405人次,比2021年增长了50%,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

  传承文化

  •2024年全国博物馆数量达7046家,免费开放占比91%

  •76.7万处“三普”登记文物全部完成覆查,新发现文物数量超过13万处

  •近20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有力推进,实施7700余项考古发掘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60项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绿色转型

  •2024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相当于减排11亿吨二氧化碳

  •新能源发电超煤电,绿电占比1/3;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

  •“十四五”以来,风光发电合计装机由2020年的5.3亿千瓦增加到今年7月底的16.8亿千瓦,年均增速28%,占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0%

  •截至2024年底,中国光伏总装机规模强势突破8亿千瓦大关,达到8.86亿千瓦

  •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中国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开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完成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等一批标志性项目

  生态修复

  •森林覆盖率超25%,新增面积相当于一个陕西省,贡献全球绿化1/4

  •2024年造林444.6万公顷;地表水优良比例90.4%

  •“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三北防护林新增造林200万公顷,库布齐沙漠绿化率30%

  •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15万公顷,鸟类增50%

  •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2017年至2020年增加36种

  制度创新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生态保护红线覆盖80%县域

  •单位GDP能耗下降11.6%,减排11亿吨二氧化碳

  •燃煤锅炉减少80%,2000多台燃煤锅炉实施有组织排放改造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碳市场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量1.08亿吨,成交额24.75亿元

  •仅浙江安吉一县一个年度内的生态产品总价值就高达910多亿元

  清洁能源

  •2023年能源转型投资6760亿美元,全球第一

  •“十四五”以来,国家电网已经累计建成投产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超1.8万公里,累计建成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过3.5亿千瓦,较“十三五”末提升30%

  •目前投运的特高压工程中,接入的新能源规模已超过13亿千瓦

  •2025年9月16日,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建设,建成后年送电量将达430亿千瓦时,且100%为清洁能源

  幸福基石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医疗保障

  •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增至99元

  •区域医疗中心增至125个,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402种药品入医保目录,国产创新药占全球15%

  •2021-2024年医保支出12.13万亿元,报销200亿人次

  •“十四五”时期,各项医保帮扶政策累计为农村低收入人口减负6500亿元

  •抗癌药卡瑞利珠单抗以2928元的价格入选医保,患者年治疗费用从11万多元降至不到1万元

  •2024年年底,全国已有约4.2万个中医馆,覆盖超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老有所养

  •截至2024年底,长期护理保险全国超过1.8亿人参保,累计超过260万人享受待遇

  •养老护理床位占比65.7%

  •人均预期寿命79岁,每千人口医师3.6人、护士3.8人

  安居乐业

  •五年来,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

  •中国加装电梯12.9万部,增设停车位340多万个、养老讬育等社区服务设施6.4万个

  •更新改造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84万公里

  •打造“口袋公园”1.8万多个、城市绿道2.5万公里

  •2024年,中国建筑业产值32.7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了6.3万亿元,增长24%

  •中国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绿色建造、绿色建筑,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亿平方米

  •全国约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5.9%

  •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超14年

  粮食保障

  •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达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2.5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超过60%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7.9亿亩、比2020年增加3800多万亩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

  •2024年底,全国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已经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长18.8%

  •人均肉类、禽蛋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2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4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达到7358万吨,比2020年增长12.3%,总产量持续36年居全球第一

  •种植业设施面积达到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达到2亿吨以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