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出台16条新措 用AI赋能制造业“智”变 粤建“AI+制造业”示范区 投资逾200亿

2025-10-23 05:02: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AI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案例、广东不同城市如何分工?

  广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制定出台《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下称方案),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等方面出台了16条政策措施,提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广东省22日举行发布会介绍新政策措施指出,将在资金、算力、场景、标准等领域多箭齐发,建立国家级AI应用中试基地,促进“AI+制造业”深度融合,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

  国务院8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顶层设计指引下,各地积极行动。

  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曲晓杰22日在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目前,广东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600家,构建以华为昇腾生态、腾讯混元大模型等为代表的全栈式产业链,一大批工业大模型、工业智能体迭代升级,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新引擎”。

  当前,广东已接有电子信息等九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根据方案,广东将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机器人等优势行业,建设一批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推动建设工业领域数据集和工业知识语料库,加强工业数据开发利用。培育一批具有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能力的高价值工业智能体,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重点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迭代升级。

  建设国家级AI应用中试基地

  广东将推动工业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推动骨干企业建设一批人工智能融合应用项目,帮助中小企业便捷部署融合人工智能的软硬件。建设一批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转型平台,带动细分行业相关企业批量化改造。打造一批高标准数字园区,推动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升级。

  广东还将构建工业人工智能支撑体系,发展壮大赋能应用载体。支持深圳、东莞等地市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开展工业模型应用、中试验证、系统适配等工作。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市建设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提供数据训练和验证支撑。培育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产品选型、场景孵化、应用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创建国家级促进中心等。

  记者从会上获悉,未来三年,广东将在省级财政安排2.5亿元,为广东中小企转型特别是AI应用场景提供更加高效可及的算力服务。广东已提前针对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等30多个试点行业,推动模型算法在研发设计、视觉检测、参数优化、能耗管理、智能分拣等中小企业重点场景落地应用。据介绍,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等大湾区内地6市被列为试点城市,将对符合条件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这些城市都是港资企业分布密集区域。

  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黄达胜向大公报表示,方案可望提升港企接触AI积极性。广东今年内将打造100个万兆光网项目,其中逾1/3应用于工厂场景。同时计划开发纺织服装等30个行业大模型,为中小企提供算力券。黄达胜建议港企锁定两至三个高回报试点场景,结合本地数据资源与产业链伙伴推进应用。

  广州下月初举办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

  发布会介绍,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定于今年11月3日在广州举办,来自全球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共450多名代表确认参会。大会将以打造全球招商品牌为目标,粤港澳将携手举办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专场招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