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北部都会区聚焦创新科技、新型工业化,区内包括河套香港园区等地。图为河套香港园区已有近30家企业签署进驻协议。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十五五”期间香港最需要推动的重要工程和项目,一定是北部都会区建设。他指出,这片300平方公里区域,不是单一的开发项目,而是牵动香港发展全局的综合改革载体。未来五年北部都会区要提速增效,看到实质性进展,既需要国家予以支持,更需要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拿出改革勇气和决心,落实拆墙松绑、破旧立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郭万达表示,北部都会区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关联,从经济发展看,区域聚焦创新科技、新型工业化与研发大学城建设,将为香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破解传统产业依赖问题;从民生改善看,规划中包含新增住房与10万-15万个就业岗位,助力破解特区政府亟待解决的住房与就业难题;从政府效能看,2025施政报告已明确成立北都发展委员会,通过“拆墙松绑”破除行政障碍,将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从区域协同看,将深化与深圳的跨境合作,推进洪水桥─前海港深西部铁路、河套新田科技城等项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借鉴前海模式 一年之内企业进场办公
北部都会区规划自提出至今已有4年,“十五五”将是落地和全面推进的关键期。郭万达就此表示,北部都会区建设“亟需加速”。他具体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优化开发模式,推进土地改革,北部都会区可借鉴内地前海1.5级开发模式,简化手续、短期出租土地,加快建设,有望实现“一年之内企业进场办公”,确保未来5年有产业产出与就业落地,让发展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他还建议,研究融资模式平衡财政赤字与资金需求,衔接基建标准,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适配高效建设需求。
在北部都会区产业与招商方面,郭万达认为,可围绕创新科技、新型工业制定产业政策,明确企业支持措施,比如出台内地企业在该区域赴港发展的政策优惠,依托牛潭尾、洪水桥大学城、新田科技城等载体,精准引入目标企业,避免产业定位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