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全会提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昨日发布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要“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谢来风对大公报记者表示,从“保持”到“促进”改变的只是两个字,却涵盖多方面深意。一,中央已经关注到“十五五”时期,香港所要面临的国际形势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受逆全球化、贸易摩擦等复杂多变国际形势影响,作为外向型经济体的香港,其金融、航运、贸易等传统优势领域将面临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保持”现状已不适用,而是需积极应对。
二,香港、澳门都面临着自身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需要在“十五五”期间开拓思路,改革解决。最近几年港澳施政报告都明确提出改革方向,包括香港面临的产业结构、行政效能等问题,澳门存在的法律滞后、一业独大局面尚未根本扭转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未来五年用更新的思路和理念去改变,要以改革促发展。
改革破局 主动作为
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凸显了中央对港澳发展的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相信“十五五”时期,中央一定会继续大力支持港澳发展,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顶层设计,在科技、金融等各个层面,出台更多政策支持港澳,促进其长期繁荣稳定。“这些促进政策可能会比以前更积极,力度更大,会有更新的政策。”
专家强调,“十五五”对香港发展而言,机遇显著、大有可为。关键在于,特区政府和香港各界能否以“改革破局”的勇气破解自身短板,以“主动作为”的姿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同时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跃升。“国家会将香港纳入发展规划并出台积极政策推动其发展,香港自身更需积极作为,与中央支持形成合力。”\大公报记者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