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发改委:中国靠实体经济起家 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全面实施“AI+” 未来产业开拓新增长点

2025-10-25 05:02: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人工智能+”已深入制造、金融、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图为外国记者参观中国智造的“天工”人形机器人在不同地形的行走能力。\中新社

  10月20日至23日,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24日在中共中央发布会上介绍说,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建议》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同一场合表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不断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根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推动普惠共享。\大公报记者 张宝峰

  《建议》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部署了4方面重点任务,可以从“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等方面来把握。

  新兴产业催生数个万亿级市场

  在创新育新方面,郑栅洁介绍,《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建议》还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大盘、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全链条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对于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科技部部长阴和俊24日在同一场合表示,“十五五”时期,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从四方面作出部署。

  一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强化科技基础条件自主保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四是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谈到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目标,阴和俊表示,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建议》要求,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不断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根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让人工智能成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推动普惠共享。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