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四中全会公报提出,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要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军事专家宋忠平指出,四中全会对国防与军队建设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目标,指明了战略方向和原则,提出发展路径,亮点颇多。公报明确“十五五”时期军队建设核心方向:一是如期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将是“十五五”时期国防建设重点,具体落地就是要完成军队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三化建设”。
二是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军队建设的强军思想和政治属性,贯穿始终的根本原则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筑牢政治根基。
三是重申“三步走”战略,在2027年达成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三化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发展阶段性突破,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跻身全球军事强国前列。
四是指明了多元化协同发力的强军路径。科技赋能,将最新科技成果深度应用于军队建设。依法治军,推动军队走正规化建设道路。
宋忠平指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就是全会针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提到了“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模式,当前我国与周边国家及美国等国之间存在潜在军事威慑与斗争风险。边斗争强调的是要应对非战争形态的军事威慑与军事外交博弈;边备战指的是要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强化“打大仗”的战备能力;边建设则强调的是,在斗争与备战中,借鉴过去和现代战争经验,发现自身短板,同步推进军队现代化,最终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核心能力。 大公报记者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