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新华社:铭记光复历史 共创复兴伟业 两岸同胞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推进国家统一

2025-10-25 05: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公会堂举行。

  【大公报讯】新华社24日发表题为《铭记光复历史 共创复兴伟业─写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的文章。文章指出:

  这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一天。80年前,1945年10月25日,台北公会堂(今台北中山堂)外墙张贴的“庆祝台湾光复”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这座会堂式建筑里隆重举行。这一天,被日本殖民者窃据了50年的台湾终于光复,回到祖国怀抱。

  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欢欣鼓舞、扬眉吐气的光荣时刻,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台湾光复的历史表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无可辩驳。我们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就是要铭记台湾同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永远不能分离的血肉联系,重温台湾同胞在这一段峥嵘岁月展现的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两岸同胞更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最好纪念,更是对先烈们最深切的缅怀与告慰。

  命运与共,血肉相连

  悠悠历史长河之中,宝岛台湾早已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鸦片战争后,积贫积弱的中国屡遭列强侵略,中华民族的灾难日益深重,覆巢之下无完卵,台湾与祖国大陆同遭列强铁蹄践踏。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强迫战败的清政府于1895年4月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玉山巍巍,挺起不屈的脊梁。日本殖民者1895年5月底强行登陆台湾岛,台湾人民奋勇抵抗,发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的怒吼,打响了“乙未保台”之役。从5月底至10月,坚守台湾的官兵与台湾民众组成的义军并肩作战,阵亡超过14000人,其惨烈“远足以震动天下,俾薄海内外闻之”。

  黑暗之下,台湾人民前仆后继,抗争火种始终未熄。苗栗事件、西来庵事件、雾社起义等,彰显了台湾军民的不屈意志。在长期抗日斗争中,约65万台胞献出宝贵生命。

  50年间,台湾同胞与日本殖民统治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在台湾被侵占的苦难岁月里,无数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来证明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离的成员。”  

  “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台湾光复的历史表明,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休戚相关,两岸同胞始终血肉相连。

  “两岸同胞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团结一心、维护胜利成果,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高度,号召两岸同胞携手实现民族复兴,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5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奋进前行。  

  今天,守护台湾光复胜利成果与推动两岸共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早已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台湾光复的历史昭示我们,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只有团结一心、携手同行,才能抵御外部势力干涉,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两岸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推进祖国统一的正义事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就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缅怀与告慰。

  “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岸同胞秉持民族大义,和衷共济,共同奋斗,定能完成祖国统一的千秋伟业,共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