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28日正式发布《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这份纲领性文件不仅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非凡成就,更释放出中国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阶段的战略信号。
焦点一:关键五年 决胜现代化
《建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一定位意味着,未来五年不仅要巩固既有优势,更要突破瓶颈、补齐短板,为2035年达成人均GDP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决定性基础。
焦点二:科技自立 抢占制高点
“十五五”规划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达到了新高度。《建议》提出,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并强调“原始创新”与“颠覆性创新”。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攻坚,更是国家安全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布局。
焦点三:扩大内需 打通大循环
“十五五”规划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提升至战略依托高度。《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与“扩大有效投资”双轮驱动,并明确要求“清理汽车、住房等消费不合理限制性措施”,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焦点四:促进共富 优化分配
“十五五”规划在民生领域着墨颇多,提出“实施城乡居民增收计划”“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这不仅是经济目标,更是政治承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是全体人民共享的现代化。
焦点五:制度开放 对接全球
“十五五”规划强调“制度型开放”,即通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服务业、数字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主动开放。这既是倒逼国内改革的手段,也是争取全球治理话语权的战略。 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