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内地自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图为顾客在海南一家免税店内选购商品。\中新社
【大公报讯】记者任芳颉北京报道:支持国内商品进店销售、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中国免税店政策将从11月1日起“升级”,有望进一步加大免税店对出入境旅客购物消费的吸引力。
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通知从四方面对免税店政策进行了完善:
支持国货进店 扩大经营品类
一是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鼓励免税店引入更多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产品,增加国产品在免税店的销售。二是进一步扩大免税店经营品类,将更多便于携带的消费品纳入经营范围,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热销商品,丰富旅客购物选择。三是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下放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及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确定方式,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四是完善免税店便利化和监管措施,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允许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后在口岸进境免税店提货,持续提升旅客免税购物体验。
专家解读/将加速海外消费回流
提振消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大力提振消费”,并明确提出了“拓展入境消费”。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胡鸿雁对《大公报》表示,消费作为经济增长最基础、最稳定的“压舱石”,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前行的核心引擎。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消费的内生性与稳定性优势愈发凸显。与投资、出口相比,消费需求受外部波动影响更小,能为经济中长期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夯实消费根基,既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关键,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胡鸿雁认为,此次免税店新政精准呼应“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扩大手机、无人机等热销品类供给,破解“优质商品可选少”的难题;优化国产品退税政策与引入特色产品,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网上预订、跨店提货等便利化措施,直击消费体验痛点,这些举措预计将加速海外消费回流。此外,政策更着眼于长效机制构建,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布局等措施,与规划建议中“完善促进消费制度机制”要求同频共振,既能通过“购在中国”品牌吸引入境消费,也能以供给升级激发内需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