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1月5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上海参观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图为李家超在香港服贸展馆,了解理工大学带来的最新科研成果。\大公报记者张帆摄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开幕,作为历届进博会的重要参与者,香港企业今年不仅在参展数量上以380家创下历史纪录,现场的展商和观众更可以通过多个角度,领略到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智造”能力与活力。无论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还是近年来新设的初创新锐,都将原创科技作为主要关注点,更有港产无电制冷技术企业,与国际品牌联合展示,以期通过进博平台,让香港品牌走向世界。\大公报记者 张帆上海报道
今年参与进博会的香港企业达380家,占到全部参展企业的近一成,创历史新高。相较于第一届进博会,港企参展数量增加了四成。今年,不少参展企业不仅带来最新研发成果,还有满满的签约日程,将与内地的新伙伴开拓新征程。
在贸发局设立的“香港食品馆”,已经连续第三年参展的“益创膳”,今年带来了最新研发成果,包括全新口味植物奶、益生菌及银龄食品展示。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OO陈家铭表示,香港食品科技有优势,期待进一步加大力度进军内地市场,在线上及线下加大力度,把健康美味带给更多的内地消费者。
理大推出五间初创企业参展
在香港的服务贸易展区,原创科技更成为最受关注的展览项目。其中第一次参展的香港理工大学,共推出五间初创企业,涵盖柔性感测、先进能源及医疗保健等技术领域。理大高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参与进博会,理大不单瞄准内地市场,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期待通过进博会这一世界级平台,彰显理大的卓越科研及知识转移实力,协助理大团队和初创探索内地及国际的新市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理大此次参展的展品非常注重实用性。如Easenory Technology Limited专注开发耐洗且穿戴舒适的智能织物感测系统。由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吕琳教授创立的创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研发先进能源技术,团队目前已经以这一技术研发出最新的建筑涂层与太阳能光伏板相结合,既能为建筑降温又能增强太阳能发电板的光伏发电率,被到现场参观的行政长官李家超誉为“一石二鸟”。
另外一家智仁药业国际有限公司则主要开发应对阿尔兹海默症、柏金逊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新型药物。意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致力于为全球医疗保健提供精确可靠的智慧化肝脏健康诊断解决方案,并推出了全球首款轻巧智能的脂肪肝检测系统,该手持式便携设备仅重120克,配合手机应用程序,能在30秒内完成脂肪肝评估,检测精确度达医疗级标准。
连续三年参展的香港中文大学带来两家初创公司,分别研发以机器人医疗技术降低内窥镜手术难度,以及有效加快修复肌骨损伤的镁基生物活性产品。
初创企业可找到更多资本支持
在展览现场,记者还发现了一些香港科创企业,通过参与进博会,不仅实现更好推广,也在内地找到了更多资本支持,实现更大发展。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科技初创企业“创冷科技”,专注于无电制冷技术(Electricity-free Cooling Technology)的研发与应用。
企业联合创始人兼CEO朱毅豪告诉记者,进博会对于香港的科技初创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平台。连续三年参展,让他们深切感受到,进博会不仅是一个展示产品的舞台,更是链接全球产业与前沿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今年,企业不仅带来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参展,包括无电制冷涂层和膜材、卷材以及可穿戴纺织品等多元方案。他们还首次与国际品牌丰田通商、欧莱雅共同进行联合展示,期待通过实际案例在这些品牌上的展示,让更多人认识的源自香港的绿色科技如何在工业与消费领域都发挥作用。
不少科研团队负责人还对香港科创中心建设的未来充满期待。赵汝恒教授表示,“十五五”规划建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同时支持港澳打造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此与理大透过拓展业界合作网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的理念一致。理大致力推动知识转移及创科发展,鼓励理大成员结合学术优势及研究专长,将崭新发明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创新项目,贡献业界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