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980年5月,刘华清将军在美舰上参观。
中国近代的屈辱,几乎都是从海上而来。
曾几何时,列强只需在海岸架起几尊大炮,便可令一个国家低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海军依然力量薄弱。
1950年3月,成立不足一年的人民海军,面临缺舰少艇的窘境。时任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乘小渔船考察刘公岛,渔民一句“海军司令还要租渔船?”的无心之语,道尽了初创时的艰辛。
时空切换至1980年,美国“小鹰号”航母的甲板上,美军以保密为由不让近距离触碰,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踮起脚尖,身体前倾,只为将舰载机看得更加真切。
那专注而渴望的眼神,交织着不甘与沉重,深深灼烫着国人的心。
“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刘华清将军立下誓言。
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
2019年12月17日,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服役;
2025年11月5日,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福建舰正式入列──
它还成为全球唯一集电磁弹射与五代舰载机于一身的航母!
“三龙”巡海,铸就中国海军新的里程碑。
遗憾的是,刘华清将军已于2011年年初去世,未能亲眼见证我们自己的航母,未能亲手抚摸那世界一流的舰载机。
从租渔船到自产万吨大驱,再到掌握领先全球的电磁弹射核心技术,这是一条筚路蓝缕、自立自强的奋斗之路。
航母之外,076两栖攻击舰、055大驱、核潜艇等先进舰艇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入列,被网友生动地形容为“下饺子”。
曾记否,几艘外舰就能轻易扼住台海咽喉。
看今朝,中国海军已经从容穿越巴士海峡,驰骋西太平洋、巡航白令海、远航塔斯曼,实现了从“近海防御”到“挺进深蓝”的历史性跨越。
2008年亚丁湾护航,2015年也门撤侨……强大的中国海军,让那些即使远在海外的中国公民,也能共享祖国为他们撑起的一片安全天空。
若时光可以折叠,我们多想告诉那位踮起脚尖的老人:今日强军,如您所愿!
去年,网上曾流传一段视频:
珠海航展上,外宾踮起脚尖,探头观摩我们展出的装备,羨慕之情溢于言表。
同样的神情,同样的姿态,在历史的转圜间,角色已悄然互换。
曾经,我们踮起脚尖,为的是丈量与他人的距离;如今,我们只需昂首而立,世界自会瞩目中国驶向远方的航迹。\大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