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人民币结算成新趋势 国际化加速

2025-11-10 05:03:08大公报 作者:倪巍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与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合资开发的澳大利亚西坡铁矿项目今年6月正式投产。图为澳大利亚西坡铁矿项目现场。/新华社

  资源品领域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伴随全球范围“去美元化”,一些国家在开展跨境原油贸易时,开始选择“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日前决定,四季度开始对华铁矿石贸易的部分现货采用人民币结算。

  分析称,必和必拓的决定,既是市场化选择,更是全球“去美元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表明即便在美元结算高度垄断的资源品领域,其结算惯性正被巨大的中国市场力量所打破。更长远看,中国有希望动摇甚至终结美元的绝对霸权地位,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源品定价与结算货币。

  “美元信用”流失背景下,全球“去美元化”开始加速,美元在资源品贸易结算领域的垄断地位出现松动。内地媒体载文,在经多轮与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谈判后,必和必拓同意中方提出的“铁矿石贸易人民币结算”要求,涉及其对华现货贸易的30%。

  更多资源贸易人币结算 利于规避风险

  内地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人民币结算更贴合中国买家需求,有助于优化交易流程、降低汇兑风险和锁定利润。从人民币国际化角度看,必和必拓的决定有极强示范效应。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邓宇指出,关税不确定性和国际经贸新变化,使“去美元”进程加快,“兼具稳定预期和汇率平稳的人民币,有更好的弹性和韧性”。得益于人民币结算便利度的不断提升,扩大资源品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成为近年来的新趋势,该势头料将延续。

  由于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的分歧未能弥合,美国政府10月1日起再度“停摆”。反观中国,今年以来经济形势延续向好,人民币信用不断增强。鉴于此,一些国家选择“人民币”作为资源品贸易的支付货币。

  《观察者网》刊文,俄罗斯石油贸易商近期要求印度石油公司用人民币支付,且已用人民币结算了2、3批俄罗斯石油。文章称,人民币支付有助于扩大印度炼油厂的俄罗斯石油供应,“俄罗斯一些交易商不接受其他货币”。

  宋清辉分析,人民币结算有助于俄罗斯企业规避西方针对性制裁,企业获得人民币后可直接采购中国商品,一定程度实现资金的“闭环使用”。另一方面,较之美元或其他货币,人民币结算有更高安全性,可彻底规避美国所谓“长臂管辖”和有关支付风险。

  中企出海推动人币跨境结算

  近年来中资企业不断在重要资源跨境贸易领域推动人民币的使用。宝钢股份2023年在投资者答疑中透露,公司2021年有约6%的进口铁矿石以人民币结算,该比例在2022年已超10%。中国海油2023年3月与道达尔能源达成“中国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涉及进口LNG约6.5万吨,是中国在油气贸易领域跨境人民币结算探索的实质性一步。

  “中资企高质量‘出海’带来人民币跨境融资和结算需求的增加。”邓宇提醒,当前相关便利化措施和中资机构跨境服务网络完善,中资企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且更多国际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认同感增强,“大宗商品、电商,乃至其他领域的人民币结算规模有望持续扩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