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资源领域频现“中国印记”,释放出中国在全球资源竞争中重塑格局的重要信号。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钱峰接受《大公报》专访表示,中国的资源产业链已从“受制于人”完成“链主引领”突围,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这些年在技术上开始实现突破、资源需求的转型、加快货币体系创新以及致力于完善全球治理规则。
钱峰表示,在技术突破领域,中国近年来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反向工程与自主创新,正逐渐打破关键技术被“卡脖子”的困局。在资源需求转型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引发全球资源需求结构性迁移,新能源领域成为核心增长极,开始重构全球铁矿石、铜、锂等资源的进出口结构,人民币结算成为重要纽带。
当前中资矿企正加速全球资源布局,2024年“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海外矿业投资达214亿美元,创2013年以来新高。中资矿企面临更多复合型风险,比如地缘政治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技术合规风险等。钱峰认为,需构建系统性应对框架:主动构建动态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判贸易壁垒、汇率波动等风险;完善弹性合作网络,推动多元化市场布局;强化合规运营与本土化,严格遵守目标国家法律法规;完善应急机制与保险覆盖,善用金融衍生品对冲风险。\大公报记者任芳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