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十五运火炬首次采用“雾光之火”,由电光与水雾组合形成,呈现出与真实火焰别无二致的效果。\新华社
圣火是体育精神的象征。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熊熊“圣火”点亮粤港澳大湾区的夜空。与众不同的是,这团圣火并非传统明火,而是由电光与水雾形成的无明火“火焰”,却呈现出与真实火焰别无二致的效果。这是中国大型赛会史上首次采用的“雾光之火”。源自可燃冰的深海之火与天上之光在岭南交汇相融,共同铸就了十五运会的“全绿”之炬。
据悉,主火炬持续“熊熊燃烧”的能量,来自分布式光伏产生的绿电。通过南方电网设计的“源网荷储”小型智能微电网,在储能装置中精准调节,实现100%绿电驱动点燃开幕式火炬。主创团队透露,该方案历经半年研发打磨,以“超级低碳”为核心亮点,与以往大型赛会圣火燃烧动辄上千万元的成本相比,十五运会雾光之火每日只耗费数百元电费。\大公报记者 敖敏辉广州报道
十五运会开幕式总制作人王锐祥介绍,接到创作任务之初,组委会便明确“圣火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为贯彻这一要求,主创团队投入大量精力研究圣火点燃方式与火炬塔设计,其间曾考虑过氢气等燃料方案,但均因技术成熟度不足或环保性未达预期而放弃。经过多轮论证,最终确定以雾光技术打造全运圣火。
主创团队联合厂企攻关技术
“巴黎奥运会采用的同样是雾光圣火,国际上已有这样的无明火方案,我们不仅要做到,更要做得更好。”王锐祥表示,广州作为全球最大的灯光音响产业集群,光电技术与系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为方案落地提供了坚实基础。主创团队迅速集结相关厂家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经过无数次实验调试,“水汽+光效”的方案终获成功。
围绕圣火点燃方式,火炬塔的设计也很快有了方案,团队将火炬塔设计成一个城市艺术装置,它由圆环、支柱和机械旋转底盘三部分构成,点燃火焰时,圆环高速喷出水雾,与电光科技共同组成一个火焰的光影效果。在造型设计上,圆环装置象征着“同心共圆,中华梦圆”,三根支撑柱通过动态旋转形成由开到合、三足鼎立托举火环的景象,象征着粤港澳三地同心协力、共筑梦想的美好愿景。
这座火炬塔堪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白天,水汽经特殊装置雾化后,在光线折射下呈现出火焰的灵动形态;夜晚,精准调控的光效与水汽协同,营造出熊熊燃烧的逼真视觉体验。“不特意说明,没人能看出这是用水雾和电光打造的火焰。”王锐祥言语间满是自豪。
光伏发电供能 践行绿色全运
十五运会火炬塔通过光电光影技术和雾森系统等精准调控,使得火焰的亮度、照度、摇曳的形态都十分逼真,呈现出既逼真又梦幻的视觉震撼。由于圣火无需燃料,火炬塔不用安装巨大的火盆,也无需特意铺设燃气装置,整体费用大为下降。
王锐祥指出,十五运会圣火只需通电,每日电费只需数百元。而火炬塔使用的电能,均为场馆光伏发电产生,闭环实现了全运圣火的绿色低碳要求,助力环保与经济性的双重突破。王锐祥相信,十五运会圣火以科技、艺术、低碳、节能、简约为核心,以科技之光重塑火焰,为未来大型赛事的环保实践提供了全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