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深圳到中山巴士座椅空间更宽敞。\大公报记者郭若溪摄
“以前坐巴士像‘渡劫’,现在堪比‘移动休息室’。”经常往返深圳和广州的自由职业者王萌,用“翻天覆地”形容跨城巴士的变化。如今的珠三角跨城巴士早已升级为提供“品质服务”的出行选择。在硬件设施方面,新能源巴士成为主流。这类车型不仅噪音低、空调足、行驶平稳,还配备充电接口可调节座椅等基础服务,舒适度大幅提高。部分巴士甚至采用了带脚托的航空座椅。滴滴站点巴士今年在广东上线的48条新线路大部分采用了新能源豪华巴士,从硬件设施到服务细节都进行了全面升级,久坐也不易疲劳;全程空调劲吹,无论酷暑还是寒冬,都能保持车内清爽舒适的环境。
注重服务细节 乘客体验佳
服务细节的优化也让乘客体验感倍增。部分站点提供小型候车室、遮阳站厅、座椅、饮水机、洗手间等配套设施;乘客候车时可以在APP上看到车辆运行的实时定位,更便于掌握候车时间;大部分市内站点配备了站务引导人员,在现场维持候车秩序,协助乘客进行检票安检等流程,并现场解决乘客的乘车相关问题。
巴士出行体验的升级并不意味更高的票价,对比多年前传统长途客运的票价来说,如今的巴士价格普遍下降20%-50%。价格优势的背后是运营成本的优化,一方面是客运企业在运营成本的优化,新能源巴士的普及使燃料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传统客运与滴滴合作站点巴士,对巴士线路站点等进行了互联网升级改造,通过智能动态排班系统,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特点,使上下客站点更加符合市民需求,有效提升上座率,让客运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传统运输与互联网平台高效结合,真正做到降本增效,才能实现“低价不低质”的运营模式。
此外,不少跨城巴士还提供灵活的退改签服务,如滴滴客服从7:00至21:00在线,乘客从购票、候车、乘车,到退改签、开具发票,均可通过线上操作完成,实现“一键搞定”,极大简化了出行流程。同时,采用全程线上购票模式,乘客通过微信打开小程序,即可查询班次时间、上下车站点,并完成购票,线下通过二维码验票即可乘车,流程简单高效。\大公报记者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