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都江堰迎新水源 引大渡河水“解渴”成都平原

2025-11-11 05:02: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1月6日在四川省泸定水电站库区拍摄的“引大济岷”工程取水口大致方位。\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都江堰灌区将迎来新水源。位于中国西部省份四川的“引大济岷”工程7日正式启动建设,将调大渡河水入成都平原,为成都平原经济圈“解渴”。

  “引大济岷”工程总工期为8年,工程穿越西部群山,以自然落差的形式通过绵延260余公里的隧洞、管线等设施,将大渡河水引至都江堰水利枢纽所在的成都平原。

  千百年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把长江支流岷江水引入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随着中国西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成都平原缺水问题愈发突出。

  有“千河之省”美称的四川省水资源总量虽然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呈“西丰东缺”之势。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占四川八成的盆地腹部地区,水资源量仅占两成,而人口只占两成的川西地区水资源却占八成。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成都平原经济区人口将超过4600万,到2035年成都平原经济区供水缺口问题将更加严峻。

  按照设计,“引大济岷”工程2040年将向都江堰灌区引水13.89亿立方米,2050年引水量达15.23亿立方米;供水区域涉及成都平原经济区的成都、德阳、绵阳等8个市的43个县(市、区),可新增灌面179万亩,改善灌面591万亩,供水人口达3413万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