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9日,全运会开幕式后,演员争相与本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互动合影。\新华社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最近成为了顶流“萌”星。在9日晚举行的十五运会开幕式上,这对一白一粉的小家伙活力满满地“护送”各运动员代表团入场,瞬间抓住了全场目光,强势“火爆出圈”。不管是在赛场学着运动员旋转跳跃,还是只是迈着小碎步四处蹓跶,被网友们昵称为“大湾鸡”的它们,一举一动都成为网络热议的对象。
几日里,内地各地观众甚至海外网友都在欣赏“大湾鸡”相关视频后,纷纷为其倾心,争相购买周边商品、搜索在大湾区与“大湾鸡”拍照的打卡攻略,甚至留言希望它们能永久保留,成为大湾区的象征。这对融合湾区文化同时浓缩湾区人幽默、乐天性格的“大湾鸡”,正带着全运活力与湾区温度,成为传递快乐与凝聚力的暖心符号。\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广州报道
原型是中华白海豚的“喜洋洋”和“乐融融”,被网友们调侃成“白切鸡豉油鸡”爱称“大湾鸡”,十五运会会徽和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平云对此感到好笑又好玩。他对媒体说,由于“食在广东”声名远播,所以当时特意选择区别于“食材”中华白海豚作为吉祥物,但万万没想到还是被调侃成了能吃的鸡。
“大湾鸡之父”:体现湾区人乐天性格
“网友的调侃更平民化、大众化地将这个形象传递出来,契合了广东人对鸡的特殊感情,我很喜欢、很接受。”刘平云不仅喜欢网友的创意解读,也觉得吉祥物“被玩梗”能代表到大湾区人幽默、乐天的性格。
“大湾鸡”一夜火爆,吉祥物扮演者也功不可没。据了解,开幕式上的“大湾鸡”由来自佛山市黄飞鸿文武学校的习武少年扮演。该校副校长张莹嫣对内地媒体表示,“扎实的武术功底能帮他们更好地适应吉祥物扮演的特殊要求。”“大湾鸡”套装足足有16斤,孩子们一开始穿戴的时候常会因为不适应摔倒,“不过他们戴着头套摔倒的样子蛮可爱的。”网友们在观赏“大湾鸡”活泼的表演时,也被这群湾区武校少年生动的演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深深打动。
“大湾鸡”热度飙升,相关周边早已成了抢手货。开幕式上赠送给观众印有“大湾鸡”吉祥物的礼品包,被挂出上千元的二手价。而网络上最火爆的一款捏了就能“吐泡泡”的“大湾鸡”吉祥物周边商品已经断货。产品设计生产商东莞市文博工艺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谢东旭告诉《大公报》,结合“情绪经济”的创意设计让消费者“一捏就上瘾”,公司生产的十五运会系列产品预计能实现三千万元人民币的订单收入。
另一家东莞企业、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制作了吉祥物形象的挎包。公司董事周彩霞表示,“我们还给吉祥物增加了‘换装’概念,吉祥物手上的运动器材也能随时更换,可以为不同项目‘打气’,也很火”。
带动区域文化发展 网友呼吁永久保留
“大湾鸡”的火爆,让不少大湾区外乃至海外网友通过它记住了这场粤港澳携手举办的全运会,进而了解“大湾区”的活力与魅力。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希望“喜洋洋”“乐融融”能永久保留,成为大湾区的象征。对此,刘平云也撰文回应,指出吉祥物作为文化IP,具有将宏大的区域叙事转化为可感知、可触摸日常符号的独特能力。他亦希望“大湾鸡”能持续带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一个成功的吉祥物,不只是比赛的标志,更应该拥有独立的文化价值与商业生命力。”